兩岸南明史蹟展 魯王冥誕4百年暖身

爲發揚傳統宗族文化,串聯金門家廟聚落資源,推動南明史蹟文化觀光,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與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共同舉辦「兩岸南明史蹟與家廟族譜交流展」。

主辦單位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理事長葉鈞培表示,交流展目的是要以南明文化活動作爲「魯王壙志回孃家」的暖身活動,並期望經由金廈漳泉「南明史蹟聯盟」的結盟,推動南明歷史研究,發揚地方文化資源。

葉鈞培表示,南明史是金門重要歷史,過去不受重視,其中,以監國名義在大陸東南沿海高舉抗清復明旗幟的魯王朱以海和鄭成功與金廈兩島的關係最深,留下的遺蹟也多。可惜南明政權只維持了18年,「紫氣南渡金門島」隨着魯王薨逝而結束。

民國48年,金門構工部隊發現了「皇明監國魯王壙志」,也爲鄭成功洗刷300年不白之冤,使魯王真冢重現人間。葉鈞培說,時過百年,金門已經準備好了,深具信心地迎接魯王壙志重新回到金門這塊土地上。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秘林成家允諾協助明年度魯王壙志回金門特展,他說,這將是國寶第一次到離島,也是魯王壙志歷經一甲子後首度回到金門,意義重大,已獲得文化部支持。

而提到南明歷史,不可不提到金門宗族。金門宗族文化協會創會會長黃奕展說,金門各姓氏多有族譜與宗社組織,每年都有宗族祭祖聚會的傳統,各姓氏也多建有自屬家廟;金門共有194座宗廟,分屬34個姓氏所有;宗廟與族譜爲宗族所有,族譜裡嫡庶尊卑、輩分倫常鉅細靡遺註記。

這次活動規劃了「金門南明史蹟旅遊地圖」與「金門名人家廟旅遊地圖」,黃奕展希望能引發更多相關學術歷史研究,厚實金門宗族文化底蘊。

交流展邀請臺灣、金門和廈門、晉江、漳州等地學者專家參與。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表示,小三通之前,金門和廈門是門對門;近年的密切交流,金廈已形成生活圈,期待雙子城夢想早日實現。

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表示,兩岸南明史蹟與家廟族譜交流展共發表28篇論文,深化以金門爲核心的「南明學、宗族學」學術價值,彰顯金門在中華文化特殊的歷史地位;他更期盼串聯活化南明遺址與名人家廟等文化地景,建構金門南明史蹟觀光新動線和新亮點。

「兩岸南明史蹟與家廟族譜交流展」展到106年3月31日止;金門史博館與國立史博館合作的「魯王冥誕400週年-國寶壙志金門特展」則預計明年7、8月登場。10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