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若爆衝突 美研究曝臺灣最大罩門

解放軍東部戰區8月4日在臺灣周邊海空域舉行大規模軍演,圖爲火箭軍對臺灣東部外海預定海域實施火力突擊的畫面。(新華社)

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莫卡特斯中心(Mercatus Center)根據中國資料庫所做出的報告顯示,解放軍可能如何對臺發動任何攻擊。而攻擊的重點,在於對全球半導體產業至關重要的海底電纜。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日報導,報告推斷,解放軍對臺灣的任何攻擊,都可能讓美國和全球經濟付出慘重代價,尤其是因貨櫃運輸中斷和海底電纜切斷所造成的損失。報告說,這些電纜承載了全球各大洲之間高達 99% 的網路流量。

身爲報告顧問,也爲美國國務院和聯合國提供干預和危機管理建議的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瓊斯(Bruce Jones)說,近幾年來,他的看法是臺海很可能,而不只是可能爆發危機。他指出,那可能不會全面進攻,而對海底電纜的威脅不一而足。不過,他也說,要是中方切斷這些電纜,自身也要付出代價。

然而,瓊斯強調,綜觀歷史,北京願意爲戰略目標付出代價。

而在中方資料庫新發現的294,100筆條目中,也包括了海纜登陸站,而它們只有最低限度的保護,很容易遭攻擊。新風箏數據實驗室(New Kite Data Labs)取得的資訊涵蓋了臺灣可能的目標,經濟樞紐和軍事基地,還有它們的經緯度,郵寄地址及電話號碼等。

報告說,解放軍似乎爲攻臺有廣泛的規劃,「我們對開源數據的分析揭露了中國的戰略興趣點。」而這些中方數據的確切來源並不清楚,但它們的範圍和資訊詳細的程度顯示,軍方或情報單位扮演了某種角色。

新風箏數據實驗室成員辛哈(Amaleshwar Sinha)說,掩飾和模糊來源顯示,這和國家有關,低等駭客,惡意軟體開發者或資訊收集者不會這樣大費周章,隱藏自己的身分或活動。

臺灣目前有15條海底電纜和中、美及全球各地高科技中心相連,而海纜登陸站大都集中在新北,頭城和枋山等3地。而其中有許多海底電纜都是由美國科技巨擘所支持,如太平洋光纖網路(Pacific Light Cable Network,PLCN)便是由谷歌(Google)和Meta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