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鐵票價的政策思考
臺鐵廿九年沒調整票價,高鐵十七年票價不變。不管是誰當家營運,都不知道該怎麼經營下去。現在交通部鬆口同意今年臺鐵提出票價方案。問題是該怎麼提報?怎麼審查?
要思考的不是臺鐵改爲公司後要不要新審議程序,也不僅僅是還原廿九年通貨膨脹的成本答案,真正要傷腦筋的是公衆票價的政策比重,以及如何建立公運票價和運輸政策的穩定關係。
首先,臺鐵乘客八成是都會區通勤客,爲了擴大此項綠色運輸績效,是否要政策性壓低票價?也就是說,審查臺鐵運輸資費時,政策性把成本和票價分開,一方面審議營運的會計成本,可也同時認定對乘客的補貼額度。而且這樣的政策補貼,必須經由立法以保障穩定財源。目前混編的經費,除了不穩不足外,首長們沒有動機去開拓財務貢獻有限的通勤族,主管們也少了胡蘿蔔去鼓勵業者貫徹好服務,以致公運成績一直拉不起來。三十年來,票價緩漲、補貼零碎化、服務不進步、乘客流失,成了惡性循環!
其次,去年配合大選推出的TPASS要不要持續?要如何和兩鐵票價整合思考?該項特別預算設計成給長程通勤族吃到飽的紅包,在額度以上的交通支出由政府補貼。TPASS推出初期頗受歡迎,但今年已顯疲態(臺鐵已經另推自己的優惠方案)。原因就是該方案太針對遠程客,沒有普及到全部大衆運輸使用者,法理不足,經費也不能常態化。不如把這種短期的政治照顧轉化成制度性綠色交通補貼款。
第三是票收「自足率」該怎麼決策?尤其是兩鐵都是公司經營,是准許獲利,票價要涵括利潤?或者在前述補貼政策下,公司財務區分爲:通勤服務靠政府補貼虧損、非通勤服務則自主定價,不受社會福利法優惠折扣?例如臺鐵騰雲號、高鐵商務艙和未來花東年節旅遊票,是否可依市場機制定價?
最後,此次調漲票價只是回溯多年來的物價嗎?還是要支援今後的營運計劃?十年前臺鐵向政府要千億購車,將近七百億花在擴充城際列車,和今天真實運量完全相反。六百節自強號車廂投入到流失給高鐵的城際市場,閒置列車折舊想必驚人,轉嫁給現在的乘客並不公平,資費和票價審議中要如何取捨?
兩鐵拖延多年的兩鐵票價終將要調整,代表主管機關不再逃避現實,殊值肯定!但切忌只從傳統財務觀點計較成本,消除赤字;要從提振運量角度,進而由區分資費和票價,政府勇敢吸收赤字。有了優惠票價,搭配元旦掛牌的商業性公司,才能引動追求成長的士氣,讓員工和乘客雙贏,邁向臺鐵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