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有個藏書5萬多冊的免費圖書館,很多年輕人過來卻不是爲看書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歡迎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哦,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謝謝。)

到良渚遊玩,這個“大屋頂”幾乎已經成爲必打卡景點,除了三四月分才最火爆的網紅櫻花大道,旁邊的“玉鳥集”則是日常休閒逛吃的好去處。以前來過這裡多次,但都沒能細玩,這回我帶齊裝備,主要目標就是深藏其中的曾經大名鼎鼎的“曉書館”。

現在的“曉書館”被人爲分作兩層,進一層需要掃碼預約,並且不允許帶電腦和照相機進去,據前臺漂亮小姐姐的解釋是擔心拍照影響閱讀者,但其實現在手機也帶閃光燈,且拍照效果也不錯,所以這種理由顯然是不成立的。不過既然有規定,我也老老實實先存包戴上手環,反正只是爲了進去看看這個久負盛名的公益圖書館的真實模樣,手機記錄一下足矣。

身置圖書館內部,才發現它是個“躍層”,以實木打造的存書空間確實處處透着原始的質樸與寧靜。有幾面書牆更是貫通兩個樓層,看上去相當壯觀,只是環顧四周,並沒找到可以輔助取書的扶梯或者架子,猜測在設計及開放之初,應該是有相關設置的吧。

據說這裡的藏書有50000多冊,但從我進來到離開,好像就再沒有人到此借閱,這種情況不禁讓我想起了本地特產——“杭兒風”。當圖書館變成熱門打卡地後,大家都蜂擁而至,在瘋狂地“咔嚓咔嚓”輸出後,也就很快滅了興致。至於讀書,市區的浙江圖書館、杭州圖書館甚至各大新華書店不“香”嗎?捨近求遠的人應該不多。

沒有人組團組隊過來拍寫真的“曉書館”無比安靜,可惜現在一層二層間的樓道已被人爲攔截封閉,而二層似乎已被改爲當地的鄉村圖書館,並且不用預約,可以直接乘前臺旁邊的電梯上去。

讓我意外的是,四周氛圍絕佳,儼然早就成爲年輕人學習和辦公的專屬場地。書架分隔出一左一右兩個大廳,中間整整齊齊放滿了簡潔風格還配有檯燈的桌椅,環境十分舒適。可能因爲大家都是陌生人,所以基本上都默契地遵守着一人一桌的規矩,此時差點已經“座無虛席”,於是連忙掏出電腦,走到前面的空桌擺上,算是佔位成功。

然後努力收斂卻依然帶着“噔噔噔”的腳步聲,把二層空間也拍了一遍。不得不說,就位的年輕人們素質都挺高,無論看視頻還是聽音樂,都帶着耳麥。但凡手機有點動靜,也都會先走出門外再開始講話。也正因此,大家敲擊鍵盤的聲音反倒此起彼伏,成了館內最精彩的交響樂。

要說最遺憾的,就是這裡沒有提供插電口,所以對於電腦續航不行的人來說,還需要自帶足夠的電源和充電寶哦。有趣的是大家到這裡來,似乎多數都對身邊的書籍視而不見。只偶爾有一兩個零散的路人經過,纔會對它們稍作端詳,然後在一層小坐並翻閱一會兒。不知道你來過“曉書館”嗎?當時是進來看書還是拍照的呢?

題外話:自從高館長不知爲何漸漸褪去曾經的“音樂人、導演、演員、編劇、製片人、主持人”等光環,被扣上“公知”的高帽,這個圖書館也開始變得有些尷尬。像我在和工作人員聊天時,她們就只限於承認“高曉鬆曾給這裡捐過書”罷了。當然,道理人人都懂,但很多時候並不能多說和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