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理論解析, 我們的記憶爲什麼如此短暫, 只記得這一世!

本文原創作者:水木長龍

有生命哲學家感慨:生命何其短暫,短暫得仿若流星,剛一眨眼,便已經謝幕。

詩人亦有感慨:生命何其短暫,短暫的彷彿曇花一現,留下的只有那抹記憶。

甲骨文軟件公司拉里·埃裡森在他的人生奮鬥歷程中曾憤然說道:人生之短暫讓我莫名地感到憤怒!

自人類文明發展以來,就從未停止過對延長生命的探索。無論是通過“嘗百草”的方法,還是通過高科技的方法,抑或是通過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等等,凡是人類能想到的方法,可謂都一一進行了嘗試試驗。可是,偏拂人意的是,無論哪種方法,似乎都沒能將人類的壽命延長多少,人的平均壽命依然被限制在100歲之內。

究竟是誰對人類設限的這個苛刻自然法則?爲什麼人類的壽命只有一百歲左右?人類未來某一天,能否打破這個苛刻的自然規則之限制,大幅度延長自己的生命,甚至做到永存天地間?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想想如果我們的生命很長的話,可以做很多我們想做的事情,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實現我們從小就在心中種下的夢想,可以學習一切我們想學的知識,瞭解一切我們想了解的事情,探索所有我們不知道的奧秘,直至徹底弄明白它們的真正運作之理。何其的美好。

相信每個人都想成爲“全能者”,可是,生命之短暫的限制,讓我們不得不學會放棄,不得不學會“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偏食者”,從大學起便被迫不得不撿起一門學科去專攻,不得不與“成爲全能者”的夢想揮手道別。

生命之短暫,總是在尾聲時留給人類太多的遺憾。幾乎每個人都會在生命走向終點的時候,因有或多或少無法完成的心願而含恨離去。如果人類的生命可以延長至一千歲的話,每個人或許都能成爲真正的智者,成爲偉大的發明家,成爲世界的創造者,成爲解開宇宙之謎的貢獻者。“登峰造極”在極長的生命面前,將變得不再新鮮,“一事無成”在人類生命極長的世界裡,將永遠被冷凍一角。

如果人類的生命可以很長的話,世界上將不會再有“無用”的人,每一個人都將成爲世界的創造者,宇宙的探索者,因爲這可以爲智力發育遲緩的“後天者”提供優厚的條件。

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隨着量子物理學的發展,量子理論的不斷深入研究,籠罩微觀世界的迷霧正在被一點點撥開,覆蓋生命真相的面紗也正在被一層層揭去,量子研究者揭示了一個驚人的推斷:生命從未結束過。

乍一聽無法理解。明明人類的生命100年左右,人人都無法逃脫生命被鎖定的枷鎖,爲什麼卻說“生命從未結束過”?

根據量子理論,人的生命主要取決於精神意識,而不是物質身體。物質身體的終結,並不意味着精神意識也會隨之一起湮滅。恰恰相反,精神意識會在物質身體的一切機能停止運轉後,仍能脫離身體載體而繼續存在。

精神意識,非物質態,或源於高維空間,只能存在於四維空間以上(包括四維空間)。如果進入低維空間(三維空間以下,包括三維空間),必須依附於低維空間的物質載體才能久存,否則可能會被低維空間的低頻率進行降維分解(思考:“暗能量”是否就是來自高維空間的精神意識進入低維空間後,由於在一定時間內,未能及時尋找到匹配的物質載體,而被低維空間進行降維分解而形成的?)。

這就像,如果二維世界存在的話,三維的人類若想進入二維世界去體驗或參觀旅遊的話,就必須通過一定的科技方法,想辦法將自己二維化後依附於二維世界的二維生物身上(將它們當作觀光遊覽車),然後才能藉助它們的一舉一動去體驗二維世界的生活現實。否則,若是我們在不科學的方法下強行進入二維世界的話,一定會被從三維狀態分解掉的。

既然如此,爲什麼高維空間的精神意識還要冒着如此大的風險而到低維空間“遊玩”呢?

根據量子物理學中的著名量子實驗得出的結論,宇宙乃至宇宙萬物的生成,主要取決於“意識”的力量,即意識先於物質而存在,物質由意識決定而被生成。而根據超弦理論的延伸理論——M理論,宇宙共有11維度,如果意識生成了宇宙,那麼該意識必然處於最高維度——也許高於11維度。

之所以低維度也存在精神意識,或是最高維度意識的無數分身——爲了體驗感受自己所創造的宇宙之完美度和不足處,纔將自己分化成不同的維度意識,無數的維度意識,去進行維度的一一體驗,或叫“檢驗”更爲確切。

故此,量子研究者推斷“生命從未結束過”。每一個生命的終結,對於離開物質身體的精神意識而言,都意味着下一段新旅程的開始。或許,會有人問:既然如此,爲什麼每一個新旅程的開始,卻都不再記得舊旅程曾經所經歷的一切?

有研究者給出分析,認爲這種現象是“量子糾纏”的暫時鎖定。

前面我們分析探討了,宇宙不同維度的所有意識,皆源於最高維度的主體意識——即宇宙的生成者(無論是宇宙大爆炸生成,還是宇宙被設計創造而生成,道理都一樣,皆通過主體意識的批准。而這也解釋了宇宙的第一推動力。)——的分化而生成。因爲所有的意識本源於同一主體意識,即它們都是“同源”成員,故而皆處於量子糾纏態。也就是說,生命的所有意識本爲一體,它們同宗同源(這也解釋了“萬物本爲一”的原理——「一的法則」和「老子」的“一生萬物”之理);它們分別爲主體意識分派的任務來完成主體意識期待的“檢驗工作”。

之所以無數次的生命旅程,都很難再記得舊旅程的記憶,是因爲每一次生命旅程結束後,都會被本來處於“量子糾纏態”的新舊旅程之間進行舊旅程鎖碼封存,從而導致“量子糾纏”被強行暫時切斷。這樣的程序規則,或許是爲了更好地完成每次新生命旅程的“檢驗工作”,而不被曾經的舊旅程經歷所幹擾。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的記憶都如此短暫,只有這一世記憶的原因。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解鎖“量子糾纏鎖碼程序”,每一次的生命旅程便都可以重新與之前的所有舊旅程經歷,發生量子糾纏關係,也就自然而然地會記起曾經(也許是自宇宙誕生之時起)的所有生命旅程經歷,也就真正等於是,我們的生命一直與宇宙共在。

不過,記得有一句話:“天地有殘缺,宇宙有漏洞”。既然如此,那麼並不是所有的意識都會被“量子糾纏鎖碼程序”給牢固地鎖定住,總有“漏網之魚”,會記得上一世的人生經歷,哪怕科技尚未發達到可以解鎖“量子糾纏鎖碼程序”。你記得自己的上一世人生經歷嗎?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