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仁義接國美館長 樑永斐推史博館與國美館2館合作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左),與原國美館長樑永斐(右)典禮前接受專訪。(張妍溱攝)

國立臺灣美術館7月1日舉行「卸任、新任館長交接典禮」,典禮上貴賓及文化人士齊聚一堂、座無虛席。(張妍溱攝)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前左),與原國美館長樑永斐(前右)完成交接典禮後,臺下2人互擁鼓勵,現場掌聲如雷,場面溫馨。(張妍溱攝)

國立臺灣美術館7月1日舉行「卸任、新任館長交接典禮」,新任國美館館長廖仁義典禮前接受專訪表示,爲讓臺灣藝術家不再停留同溫層推向國際,未來國美館將會是藝術家的展演舞臺及基地,讓其創作才華被全臺灣看見;原國美館長樑永斐將續任史博館,表示將致力史博館與國美館2館合作,推動典藏品展出,滿足觀衆、大開眼界。

現場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擔任監交人並給予祝賀,蕭表示,國美館這幾年在樑永斐館長的帶領下,開辦員工座談會,聆聽基層建議、爲志工隊籌措新制服制作經費;對外,與社區居民互動開說明會,推動「無牆美術館」,另「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館,讓臺灣攝影與影像藝術,邁向新的里程碑。

「打破藩籬!」,史博館長樑永斐說,以前館跟館之間的典藏品僅小規模交流,爲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採「多元文化跨越」爲概念,他目前着手盤點史博館與國美館2館的攝影中心及館藏藝術作品等,館藏作品可以一起策畫展覽,推動藝術文化工作,讓全民共享欣賞珍貴的館藏作品。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指出,國美館是打造藝術家園的基地,他將以謙卑開放的心靈帶領國美館,讓臺灣藝術走進「5個舞臺」,而國美館就是藝術家安身立命的舞臺,進行社區生活美學,讓藝術進入社區,另山海滋養的大臺中,

廖仁義另提到「3個原則、4個力量」,意指「文化部的力量;國美館的團隊力量;臺灣藝術家的力量」及依據文化部長李永得施政「3個原則」,「國美館成爲藝術家展演舞臺;讓藝術家的創造才華讓全臺社會看見與分享;將社會的力量將臺灣藝術推向國際舞臺」。

國美館新任館長廖仁義,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學博士,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兼圖書館長及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巴黎臺灣文化中心主任、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北藝大主任秘書等,專業學養橫跨美學與藝術理論、藝術行政與文化政策、博物館與藝術組織經營管理等領域,具備學者、藝評家、策展人等多種身分,也是國內少數藝術學養與行政歷練兼具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