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瘡腐爛 嘉義馬鈴薯災損慘

嘉義縣議員黃啓豪、新港鄉長葉孟龍勘察馬鈴薯災損。(黃啓豪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嘉義縣新港鄉馬鈴薯疑受去年風災及日前下雨影響,裂瘡、腐爛,僅收成約3、4成,因法定天然災害補助標準需達總種植面積的5%受損,目前農民報災損還未達標,縣議員黃啓豪27日督促縣府勘災,協助農民申報災況。

馬鈴薯生長至採收約需100至110天,新港鄉農民通常在第2期稻作收成後至隔年第1期稻作播種前,種植馬鈴薯以增加收益,黃啓豪與新港鄉長葉孟龍接獲農民反映,目前採收中的馬鈴薯嚴重裂瘡、腐爛,特地到溪北村馬鈴薯園勘查災情。

林姓農民指出,去年11月馬鈴薯種植時遭遇風災,今年採收前又連日雨水侵襲,這些雨水有如酸雨,馬鈴薯莖塊最怕這種雨水,採收前就憂心忡忡,結果一翻耕採收,果然出現大量裂瘡果,甚至腐爛,非常心痛。

林姓農民說,1分地約可收成3000公斤馬鈴薯,但本期僅收約1000公斤,收成率不到5成,加上要僱工採收、裝箱等成本,每分地虧損約1萬元,苦不堪言,只能求助政府勘災補助。

葉孟龍表示,本期全鄉馬鈴薯種植面積達500餘甲,目前有10餘甲登記受損,但達到天然災害補助標準需達總種植面積的5%,請農民要先登記災損,並拍照佐證,以利啓動天然災害補助作業程序。

黃啓豪27日在縣議會臨時會已提出農民受損慘況,要求縣府正視問題。農業處長許彰敏表示已接獲新港鄉公所通報,也請農民向鄉公所登記災損,拍照存證,農業處會盡速安排勘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