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生前評論余光中 喜歡過他「完全黑歷史」

▲林奕含示意圖合成圖/翻攝自林奕含臉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詩人余光中病逝震驚文壇,各界也開始評價他生前對臺灣文壇所造成的影響,已故才作家林奕含生前曾PO文表示,喜歡過余光中「完全黑歷史」。

林奕含於2016年9月21日在臉書中表示,「我小時候竟然喜歡過余光中跟餘秋雨,完全黑歷史」。該則貼文最終有306人點贊,與3個人分享。

▲林奕含生前曾評價余光中。(圖/翻攝自林奕含臉書)

余光中外文系出身、曾在美國留學,對臺灣的現代文學還是有強烈的影響,當時翻譯的《美國詩選》、《梵谷傳》都是受到廣大讀者歡迎的作品,對於臺灣的文學推廣與普及貢獻良多,總統英文也在聲明中讚揚余光中,對臺灣現代文學的發展有其重要影響,不只他的詩文廣爲人知,翻譯的外國作品,如梵谷傳,也啓蒙了許多文藝青年。

▲余光中示意圖。(圖/CFP)

但是余光中的作品中,也常常見到「中國鄉愁」的部分,再加上1977年臺灣鄉土文學興起,他以一篇《狼來了》,批評暗諷臺灣的鄉土文學就是中國的「工農兵文藝」、跟共產黨相合,引起以「現實主義」、立場偏左派的臺灣鄉土文學界一片譁然,也掀起最大的論戰,再加上近年來的國文課文言文比例之爭」,余光中強力捍衛文言文的立場,與現今年輕人的立場相左,遭受不少批判。例如有PTT鄉民表示,「您的鄉愁不是我的鄉愁」。

跟余光中立場不同的作家廖玉蕙則認爲,「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余光中或許有些想法、做法曾引人爭議,但「我敬重他的持續寫作毅力、羨慕他雖年高卻仍腦筋清晰、也敬佩他長期以來對文學事業與文學教育敬業與關注」;至少站到講臺朗誦詩時,氣場像個巨人,每場演講、即使只是小小座談,也慎重其事準備小筆記,不隨意輕忽。無論多麼大的爭議,但堅持自己的立場到今天,也是值得敬佩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