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撲殺上路 獸醫公會理事長:盼簡稚澄事件不再重演

零撲殺政策今日零時上路。(農委會提供)

零撲殺政策今日零時上路,繼印度之後,臺灣成爲亞洲第2個實施零撲殺政策的國家,農委會宣示「12夜」正式劃下句點。但政策實際上路後,問題將會逐一浮現,專家建議,農委會應定期檢討,並且多關注經費人力不足的偏鄉,纔不會讓政策的美意打折。

獸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培中指出,零撲殺正式實施,可以減少生命逝去,顯示臺灣進入文明世界,常有人說,這個政策缺乏配套,不該這麼早上路,但事實上,若不放手去做,永遠不會知道需要那些配套措施,建議農委會每半年都要檢討一次零撲殺帶來的影響,針對問題做改進,並縮小城鄉之間動物福利差距,多關注經費人力不足的地區

陳培中表示,收容所零撲殺屬於後端的政策,就怕前端不斷捕犬進入收容所,導致塞車,應針對在外遊蕩的流浪狗執行專案減量,否則在外一直繁殖,流浪族羣永遠不會減少。此外,也要對民衆加強生命教育,讓飼主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告訴飼主不要棄養,從源頭開始減量。零撲殺上路也令陳培中相當感慨,他說,很多獸醫師都投入第一線的收容工作,希望簡稚澄園長自殺的不幸事件,不會再重演

零撲殺上路後,領養成了流浪狗離開收容所唯一的途徑外界擔心,普通成犬個性兇猛的犬類較難親近新飼主,若無人願意領養,該如何處理。臺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處長吳名彬表示,過去成犬、大型犬,可能個性兇猛,確實較難媒合出去,但以臺南市的做法爲例,結合農業推出工作犬,讓犬隻協助看管豬、牛或果園產生了相當好的媒合效果,未來臺南也會再推出工廠犬,派出所警戒犬等,擴大流浪犬可以「工作」的範圍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指出,零撲殺政策經過2年的緩衝,中間有實行各項配套政策,可能仍有不足之處,要漸進改善,包括農委會補助縣市增設收容中心時,曾碰上地方民衆抗爭,在土地難尋的情況下,部分縣市建設卡關,而貓狗的壽命動輒也有10多年,在外流浪會不斷生育,因此絕育相當重要,才能在源頭控管數量,這也是政府未來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