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反扒民警對決百態魔盜

北京晚報記者 邱偉

由郭京飛、秦嵐主演的反扒劇《黃雀》正在央視八套播出,劇集憑藉對鐵路反扒這一冷門職業的聚焦以及對盜竊團伙衆生相的極致刻畫成爲近期熒屏黑馬。

《黃雀》的劇情猶如一堂生動的 “反詐 防扒課”,劇中的離奇竊案和形形色色的盜竊團伙引發觀衆驚歎:從沒見過一部劇裡有這麼多賊。

■“喪”中有清 皮中見正

郭京飛變身鐵路反扒精英

《黃雀》由高口碑劇集《對手》的編劇王小槍、導演盧倫常、主演郭京飛這個創作組合再度聯手,延續了高密度敘事、黑色幽默與懸疑畫風。3年前,反諜劇《對手》因“最慘間諜夫婦”出圈,在豆瓣上拿下7.8分的評分。3年後,原班主創團隊打造反扒劇《黃雀》,郭京飛變身反扒精英。

《黃雀》以鐵路反扒民警郭鵬飛(郭京飛飾)與其搭檔李唐(陳靖可飾)的破案經歷爲主線,講述鐵路警察與盜匪生死博弈,在短短12天內與多個盜竊團伙展開高密度智勇較量的故事。劇集採用“案件主線+角色前史”的雙線敘事,兩條時間線都是圍繞主人公郭鵬飛的人物命運展開。

劇情中,發生在1994年北方城市大源的故事線主要講述了郭鵬飛的角色前史,這時的郭鵬飛滿腔熱血、身手矯健,整天跟着警隊的師父精練反扒技藝。2004年的時間線則以南方城市荔城火車站爲背景,講述郭鵬飛臨時調任荔城火車站反扒大隊執行反扒任務。此時的郭鵬飛花白頭髮、滿身傷病,全無曾經的神采飛揚,常以“這個不容易”迴應上級的案件偵查問詢。這個另類的反扒民警形象消解了傳統刑偵劇的神探濾鏡,但“喪”中又帶着幾分冷幽默,人物看似不着調,實則心思細密,極具市井智慧。

劇情的雙線推進在層層遞進中揭示了人物命運:郭鵬飛曾因辦案失誤導致嫌疑人死亡揹負愧疚,在經歷肝移植手術後他仍堅守一線,此次來荔城他還有一個目的是尋找因陷入傳銷而失蹤的未婚妻。劇中相隔多年的角色反差產生了一種相互映照的宿命感,而角色的“喪”其實也是歷經挫折後的低調蟄伏與堅守。如果說《對手》是披着諜戰外衣,上演失意間諜在中年危機中走向沉淪,那麼《黃雀》是披着頹廢中年的外衣,講述了一個硬核警探與命運交手的故事。

■百賊晝行 浮世人生

七大奇案串起反扒世界

《黃雀》以世紀之初南方大都市火車站爲背景,呈現了一個魚龍混雜的“盜賊江湖”,劇情對緝盜反扒的百科全書式呈現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劇中的荔城火車站扒手雲集,“鑷子流”“刀片流”等扒竊手法層出不窮。開篇火車盜竊案中,兩名扒手通過製造“性騷擾”假象吸引乘客注意,另一人趁亂用刀片割包、魚線串聯行李架製造混亂,偷盜過程“行雲流水”。

劇中形形色色的盜賊恩怨交織,錯綜複雜的盜竊團伙分爲三大勢力:以廣叔爲首的地頭蛇、來荔城闖蕩的外地幫,以及由“佛爺”率領的高智商“魔盜團”。劇中除了盜竊,還有“飛車黨”“仙人跳”等橋段,一幕幕情節密集到讓人目不暇接,再現了當年的火車站亂象及背後龐大的犯罪生態。

祖峰飾演的“佛爺”表面是斯文儒雅的鐘錶店老闆,實則是策劃大案的幕後黑手,其團伙分工明確、組織嚴密,反映了現實中高智商犯罪的特徵。秦嵐飾演的黎小蓮以火車站醫務室大夫身份爲掩護爲盜竊團伙提供情報,她的掙扎緣於弟弟被拐賣後爲救親人墮入深淵。

和去年大熱的刑偵劇《我是刑警》相似,《黃雀》中民警羣像的塑造也體現了劇組在選角上的用心。劇中大多數反扒民警混跡於人羣時宛如市井路人,有着鑽進人堆找不着的相貌特點,還有其貌不揚的反扒民警因爲“賊頭賊腦”被第一天來反扒大隊報到的新兵李唐誤認爲扒手的劇情橋段。

《黃雀》通過七大奇案串聯劇情,既有強烈真實感的反扒日常,也有戲劇化的離奇反轉,反扒警察與盜賊的較量充滿諜戰片式的張力。在年代質感上,《黃雀》有接地氣的一面,在影像敘事上,劇集又有天馬行空、風格獨特的一面,通過長鏡頭、特寫、慢動作等技巧把反扒江湖的刀光劍影拍出了大片質感。

劇中,人來人往的火車站成了鐵路警察、盜賊團伙、南下務工者、失主等不同角色命運的“人性修羅場”,映襯出反扒戰場背後的社會變遷、人性選擇和命運使然,作品既照見了反扒民警的堅守,也折射出社會轉型期的陣痛與人性掙扎,讓觀衆沉浸於緊湊劇情與高能反轉的同時,也爲劇中“小人物對抗命運”的悲情底色動容。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