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真香還是陷阱?監管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漫遊 上海 北京報道
近日,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文指出,個別城市出現新房項目及中介機構違規發佈買房“零首付”、代辦“首付貸”等信息,提醒購房羣衆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其他地區也發佈過針對“零首付”“首付貸”的風險提示。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分析,首付貸一直是個禁區,其最大的風險在於過度加槓桿,購房人面臨的現金流壓力較大,後續出現壞賬的風險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提到,完善房地產全過程監管,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切實維護羣衆合法權益。
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
“零首付”通常是由房企、中介通過預先墊款、虛擡房價、陰陽合同等操作,以分期付款或消費貸款的方式獲得首付款,這種看似緩解購房資金困難的操作,實際卻會增加購房成本及還款壓力。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文指出:“理性購房,切莫超貸。理性評估個人經濟實力、貸款償還能力和實際需求,理性購房,不盲目輕信‘零首付’‘經營貸’‘消費貸’等購房模式,做好風險評估,避免陷入經濟困局。”
記者瞭解到,一些中介打着“零首付”或“首付貸”的幌子,吸引購房者。這類行爲通常以隱瞞真實貸款用途或僞造收入證明的方式,繞過銀行的風險審覈,實則將購房風險轉嫁給購房者。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接受採訪時表示:“‘零首付’‘首付貸’值得警惕。從理論上講,現在買房的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都比較低了,不應該出現這種‘零首付’或‘首付貸’的情況了。”
隨着房貸利率的多次下調,以經營貸、消費貸進入樓市的情況也在減少。薛洪言指出,存量房貸利率調降前,居民提前還貸的意願比較強烈,出現了利用低利率的經營貸、消費貸提前償還房貸的現象。隨着存量房貸利率一次性調降到位,提前還貸需求大幅下降,這部分場景對應的經營貸、消費貸進入樓市的現象也明顯緩解。
“至於經營貸、消費貸以首付款的形式進入樓市,前些年房價上行週期中,爲了急於上車,提早享受房價上漲的增值效應,這種現象還相對普遍;但鑑於當前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購房人對房價上漲預期不高,加槓桿意願相對謹慎,消費貸以首付款形式進入樓市的現象也大爲緩解。”薛洪言說。
嚴躍進提到:“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提到,完善房地產全過程監管,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切實維護羣衆合法權益。對於該表述,要格外關注的一個詞是‘市場秩序’。2024年房地產止跌回穩的態勢下,關於市場制度方面的整治少了一點,但反過來看,隨着市場的升溫,一些市場亂象會進一步出現,比如說近期各地已經出現了零首付操作。從市場秩序規範的角度看,後續嚴管秩序、整頓市場的動作依然會出現。”
“零首付”三大陷阱
今年以來,多地發佈關於“零首付”“首付貸”的風險提示。
2024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發文警惕“零首付”風險,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虛假宣傳,部分開發商或中介機構通過誇大“零首付”的便利性,隱瞞實際支付條件和後續負擔,誘導消費者衝動購房;二是高額利息與費用,過度虛擡房價、增加消費貸等方式實現的“零首付”,往往增加銀行貸款額度,伴隨高額利息和手續費,消費者的還款壓力陡然增加,陷入長期揹負高額債務的困境;三是產權風險,部分“零首付”購房項目可能存在產權不明晰、無法辦理正規房產證等問題,給消費者的權益帶來極大隱患。
9月,四川省銀行業協會發布《四川銀行業個人住房貸款自律公約》,四川轄內4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響應並自發簽署。其中提到,不得以“零首付”“零月供”等營銷噱頭誤導消費者。
薛洪言強調,“首付貸”最大的風險在於過度加槓桿,購房人面臨的現金流壓力較大,後續出現壞賬的風險更高。一旦購房後房價繼續下跌,還會削弱購房人還款意願,增大貸款償還風險。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儘管政策端爲刺激購房需求不遺餘力,但“首付貸”一直是個禁區。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也表示,“零首付”“首付貸”的風險在於,申請這些貸款的人基本上都是剛需爲主,尤其是低收入羣體、首付資金短缺的羣體,支付能力也比較弱,更可能存在斷供的風險,很可能會造成金融系統的風險。
除了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外,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還提示,需辦理住房按揭貸款的購房人,應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按揭貸款申請手續,切勿通過簽訂陰陽合同、“高評高貸”等方式辦理貸款。否則,有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承擔法律責任。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