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霍邱縣黃泊渡村分紅記
“老馮,起牀了嗎?趕緊去大隊領錢啦!”1月15日一大早,鄰居就在院子外面提醒老馮,今天是村裡分紅的好日子。
老馮名叫馮紀元,今年75歲,是六安市霍邱縣新店鎮黃泊渡村湖三組人。其實,不用鄰居提醒,老馮早就穿戴整齊,一整個早上,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
“今天村裡要分紅髮錢,俺高興呀!”老馮樂呵呵地說。
當天上午九點半,寒風沒有阻擋百姓過節的熱情,黃泊渡村黨羣服務中心的大院裡早已熱鬧起來,提前一天搭好的舞臺上,分紅“大戲”正式上演。
舞臺上,村子裡昔日忙於農務的村民、放假歸來的大學生們,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自創歌曲、舞蹈、小品,歌聲悠揚,舞姿婀娜,妙趣橫生,鄉親們沉醉不已。
舞臺下,一摞摞百元大鈔“佩戴”着大紅花躺在桌子上,霍邱縣農商行工作人員同鄉親們有序對賬、簽字、按手印、領取分紅,眉梢眼角滿是幸福。
黃泊渡村的787戶“股東”,共分紅478608元,村部大院裡成了歡樂的海洋。
2018年6月,黃泊渡村“兩委”組織成立了“霍邱縣新店鎮黃泊渡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霍邱縣黃泊渡創富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帶領村民抱團發展。
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下,黃泊渡村把一家一戶的“一畝三分地”集中起來,土地化零爲整,由合作社統一規劃、經營。“給農戶吃上‘定心丸’,風險和壓力則落在村委會。”雍士傑說。
如今,黃泊渡村從最初流轉的200多畝土地,到今天已經流轉了4453畝土地,已具有較強的規模效益。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2018年的6萬元,直線增長到2024年的479萬元,徹底改變了一貧如洗的“舊面貌”,邁開了鄉村振興的“新步伐”。(王曦 胡傳勇 雍士傑 靳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