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扶輪社推廣水環境教育 重塑柳川「小京都」美名

柳川扶輪社結合柳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舉辦10場「來柳川七桃-水文化環境導覽」,推廣水環境教育!圖/業者提供

柳川爲孕育臺中都市文化的河川,因爲都市化因素,柳川開始遭受家庭污水、生活污水污染,臺中市政府爲解決都市河川問題,在中正公園下設立污水淨水場及水環境資源教育館。柳川扶輪社爲推廣水資源文化,結合柳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舉辦10場「來柳川七桃-水文化環境導覽」,廣受好評!

柳川扶輪社爲推廣水環境教育,主動向柳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申請認養活動,負責柳川的水導覽活動,致力於環境教育推廣,讓更多人瞭解水資源的維護,愛護都市裡的河川。

112-113年度柳川扶輪社,在社長陳彥甫及理監事們帶領下,本着扶輪服務的精神持續投入柳川的水環境教育,並捐贈相關設備給柳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希望提供給市民更好的環境使用體驗,臺中柳川扶輪社期許與公部門共同爲臺中市的水資源文化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柳川扶輪社結合柳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舉辦10場「來柳川七桃-水文化環境導覽」,推廣水環境教育,廣受好評,參與的成員,除了南湖社大與五權社大的青壯年學員,更有臺中二中學員與許多柳川周邊國小與幼兒園的孩童共同參與這場盛會。

在導覽老師的帶領下,瞭解柳川中正水淨場所肩負的任務,從舊社公園到中正公園這段3.5公里間的民用生活污水與周邊沿岸的商業污水,除了設置40處污水攔截點,每天處理2萬公噸的污水,讓其變爲污染度至低的水流向大海,爲我們所處的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

同時也帶領着學員進入一般民衆無法自行進入的中正水淨廠的作業空間,除了經由設計師創意巧思所秀出的柳川新舊回憶,也瞭解了水淨廠內部各項措施,如鼓風室與曝氣池及沉積池等重大淨水設施,再經由出水口前的化學制劑,如次氯酸鈉與消泡劑將污水的污染物質中和後排出,降低環境衝擊。

再者,透過彩繪柳川水清木美的場域美景,邀請藍曬體驗的師資,重塑柳川當年小京都的美名,經由學子及參與者的創意展現與寫生繪製,將新柳川的低環境衝擊工法的沿岸造景與水域風情,以圖紙並結合藍曬工法展現,讓一幀幀的藍曬作品與參與者的創作概念完美呈現,場場活動的滿意度與口碑隨着場次的增加,持續攀升。

柳川扶輪社表示,未來仍會秉持推廣水資源環境教育的責任,不僅會以民間的力量支持此類有意義的活動,也會集合社員配合公部門推動,並持續辦理與民衆愛水親水與惜水的相關活動,並邀請市民朋友共同來參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