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舉措,破題產業集團科創公司發展九問

發展目標與現狀

過去三年,國企及大型綜合性產業集團已成立500多家科創公司,例如,98家央企中已經有70家成立了集團級科創公司。科創公司的設立和發展主要面向三大目標:

- 第一,形成產業發展新動力:2023年《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進一步提出“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具體目標,需要行業龍頭企業儘快完成自身數字化轉型,同時使用數字技術帶動產業鏈發展。

- 第二,打造創新驅動新模式:2022年中央深改委會議提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推進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決策部署,需要領先企業加速產業升級和完善創新體系,以數字化技術和現代管理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 第三,構建高質增長新管理:2023年國資委提出國企新一輪改革要求,通過深化所有制改革創新(經營機制、引入戰投等)、完善中國特色公司治理機制(股權結構、授權機制等)、加強風險合規管理等構建符合科技業務的新管理模式。

從業務類型來看,超過90%的科創公司企業都開展了軟件應用開發和實施服務,超過70%提供產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近50%正在探索提供數據服務。總結起來,科創公司的業務和管理模式有以下三個特點:

- 立足核心產業:圍繞集團的核心產業經驗與技術優勢,結合數智技術開展業務,如電信運營商的科創公司提供雲計算服務、製造業集團的科創公司提供產業互聯網服務。

- 開展平臺業務:大多數產業集團設立的科創公司均開展兩種及以上的多元化業務,並加強多種業務的融合,爲集團和產業鏈上下游提供平臺、解決方案等綜合性服務。

- 設置合理管控:部分產業集團會設立多家科創公司,根據治理和管控模式,有直接設置相互獨立的多個垂類科創公司和設置一個事業部型的科創公司,再下設子公司兩種模式。

科創公司發展九問

科創公司發展的複雜性在於既要形成數字化服務能力、爲集團數智化轉型提供支持,又要積累服務經驗、形成服務外部市場的能力和商業模式。在技術快速發展、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環境中,我們看到大量科創公司在戰略、業務和管理三個方面存在九大共性問題:

在戰略方面,

- 第一問,自身定位:如何在多種定位中明確優先級、找到平衡、避免交叉,並制定合適的發展路徑?

- 第二問,核心能力:如何將集團和科創公司能力進行有機結合與協同,並選擇相應核心能力來推動能力產品化?

- 第三問,商業模式:如何通過市場化實現能力的價值,助力收入和利潤等的高效增長?

在業務方面,

- 第四問,目標客戶:如何聚焦核心的目標客戶,識別差異化的需求和服務模式,捕捉新的業務機會點?

- 第五問,業務組合:如何基於行業經驗,綜合產品和客戶維度規劃業務組合,突顯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

- 第六問,產品創新:如何將最新技術運用到行業中進行賦能,打造有技術壁壘的應用場景?

在管理方面,

- 第七問,頂層設計:如何承接集團,在戰略、業務和管理三個層面保持一致性,同時有一定獨立性和靈活性?

- 第八問,企業治理:如何嚴守合規及風險底線,並採用靈活的激勵方式培養關鍵人才,激發組織活力?

- 第九問,組織文化:如何融入集團文化、保持價值觀一致,並建設有自身組織特色的文化?

科創公司發展的六大破局點

普華永道認爲,針對以上問題,科創公司的發展可以從六個方面破局:

- 發揚核心能力優勢:綜合集團與科創公司核心能力,加強數字技術自主研發,打造強競爭力的數字科技產品和服務,加速技術產品化;

- 構建高效運營體系:基於定位和目標,選擇合適的業務組合,並構建與未來業務發展方向相匹配的治理架構、運營架構、系統架構、數據架構等;

- 提升集團資源效益:充分借力集團母品牌影響力、優勢人才資源、成熟管理經驗、渠道等,快速提升運營管理效率、降低服務成本;

- 培育活躍生態系統:在解決方案、供應鏈、營銷、交付等方面和夥伴實現優勢互補,快速彌補能力不足,提高市場響應速度,提高客戶滿意度;

- 開展積極投資併購:在集團的戰略支持下,適當進行相應的投資併購,可補齊關鍵能力短板,拓展戰略市場,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 嚴守風險合規底線:建立戰略性、專業性、全員性、系統性的風險管理體系,落實責任主體,強化底線思維,嚴格遵守國家和集團合規底線。

當下,產業數字化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產業集團需要明確科創公司業務的定位和發展策略,加速數字產業化進程。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加速產品化、市場化,在拓展業務增長空間的同時,帶動產業鏈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2023 普華永道版權所有。普華永道係指普華永道在中國的成員機構、普華永道網絡和/或其一家或多家成員機構。每家成員機構均爲獨立的法律實體。詳情請見 www.pwc.com/structure。

免責聲明:本文章中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可視爲詳盡說明,亦不構成普華永道的法律、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或服務。普華永道各成員機構不對任何主體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您可以全文轉載,但不得修改,且須附註以上全部聲明。如轉載本文時修改任何內容,您須在發佈前取得普華永道中國的書面同意。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