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結一:經濟好轉趨勢未變

大陸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劉結一表示,大陸經濟長期好轉趨勢沒變,將持續深化高水準對外開放。(藍孝威攝)

大陸全國政協14屆3次會議的會前記者會3日下午舉行,毫無意外經濟議題幾乎成了全場重頭戲。大會發言人劉結一坦言,大陸經濟確實面臨些許困難與挑戰、消費需求仍然不足,但經濟長期好轉趨勢沒變,將持續深化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會愈開愈大」,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成果也逐步顯現。

大陸當前經濟面臨不少外部挑戰,內部則亟需復甦力道加持之際,各界對經濟發展的關注也體現在昨日記者會上;中外記者提問的12題中,就有3題聚焦民生經濟。而劉結一從大陸經濟「底子好」談到堅持對外開放的路徑,試圖透過這場記者會,描繪一幅經濟樂觀藍圖。

針對當前中國經濟恢復基礎還不穩固,劉結一直言,中國消費需求仍然不足,一些領域風險仍待化解,但他不忘信心喊話,「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去年大陸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34兆元人民幣,增速達5%,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談及當前經濟全球化面臨一些挑戰和風險,大陸在高水準對外開放的規畫,劉結一強調,中國將持續完善高水準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區域開放佈局,完善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機制,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向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

劉結一還稱,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開放的大門只會愈開愈大」;過去一年,中國繼續發揮全球經濟增長最大引擎作用,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爲全球發展展現大國擔當。

此外,「新質生產力」在2024年大陸全國兩會上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列入十大工作內容之一。劉結一昨細數最近一系列科技成果,從人形機器人上央視春晚扭秧歌、無人機飛夜空放「賽博(cyber)煙火」,再到AI開源大模型DeepSeek;並稱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工業機器人裝機量佔全球過半。

今年政協會議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屆時由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作工作報告;會議將於10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至於大陸全國人大會前記者會則於今日中午12時登場,爲5日開幕的人大會議提前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