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如果公司能賺一塊錢,只留三毛五,其餘的都分了

能賺一塊錢,只留三毛五,這是劉強東多年前公開提出過的“三毛五理論”:

如果京東有機會賺一塊錢,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給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再分三毛五給員工團隊,而剩下的三毛五則用於公司持續發展。

爲何會有這樣的經營理念,與其個人成長經歷分不開。

多年前,劉強東還是個少年的時候,父親是做行船生意的,跟着父親跑船,父親時常給他講的生意經就是:“如果能賺一塊錢,別全拿了,讓別人也賺三毛五”。

於是,關於生意的共贏本質,自小就在劉強東的腦海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實際上,相比於父親說的比例,劉強東分出去的更多了,那是因爲父親跑船生意的員工只有自己一個人,也就不存在分給團隊的問題。

而京東幾十萬員工撐起了京東的江山,劉強東自然要分出去更多。

當然,京東一年到底分給了員工多少錢,我們不得而知,但劉強東的發展軌跡中,“三毛五理論”一直貫穿其中。

衆所周知,劉強東上高中的時候,原本是能考清華、北大的,但他的夢想是做官造富一方百姓,又聽說上人大就能從政,於是放棄清北選擇了人大。

但他的天真讓他失望了,到人大學了一年的社會學才發現,別說當官了,畢業後可能找工作都困難。

做官夢碎,劉強東骨子裡的商業基因開始發酵,既然無法從政,那就從商,於是從大二就開始拼命賺錢,什麼都幹,到大四時已成了學校裡最早用上大哥大的一批人。

同時,又遇到了一個生意機會,學校門口一家小飯館要出讓,劉強東想要一展身手就接下了,並在這個小飯館裡第一次實施了他對於經營生意的共贏理念。

一接手,劉強東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飯館的員工漲工資,同時放權經營,連採購、收銀都交給了別人。

結果,飯館生意雖然還過得去,但就是一直在虧錢,堅持了近一年,劉強東才發現自己被騙了一年,收銀員聯合廚師,一直在坑他的錢,最後人都跑了。

這使得劉強東欠下了近20萬的債務,所以,纔有了劉強東畢業後進了一家日企打了三年的工掙錢還債,還清了債務後才走進中關村開始賣刻錄機,逐漸創立了京東。

中國有句俗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劉強東並沒有因爲飯館的失敗改變自己的理念。

所以在創立了京東後,他仍然把員工當兄弟,掙了錢大家一起分,也正是靠着這種有福同享的“梁山式”情懷京東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當然,與阿里、騰訊相比,京東員工的工資是偏低的,網上也有不少從京東跳槽出來的員工抱怨工資不夠養家。

但這些人也都有一個共同的感慨,除了工資以外,福利還是不錯的。

其實也還有另一個原因,京東每年掙的利潤跟阿里、騰訊比較也差了一大截。

另外,劉強東把員工當兄弟不只是說說而已,就拿每年京東員工年終聚會來說,劉強東可以端着酒杯,每桌敬一杯,一口悶,還是真的酒。

酒品看人品,一個偌大公司的一把手,能夠跟普通員工平起平坐喝酒,比那些端着個紅酒杯繞場做秀的小公司老闆,不知強了多少倍。

也許有人說,劉強東本來就喜歡喝酒,但到了這個層級的人,喝酒都是鬼精鬼精的,能真刀真槍頻頻舉杯的劉強東,無疑是屬於耿直的那一類。

實際上,劉強東的“三毛五理論”背後除了經營理念,更多透露出的就是耿直與大方,就像幾個人吃飯總是搶着買單一樣。

還記得2008年四川發生地震的時候,劉強東個人賬上一共只有十幾萬塊錢,他居然全部捐了。

錢捐了還不算,自己一個人開着車就跑到了四川,直接到了災區一線,一待就是一個多星期,到底幫了多少忙先不說,就這個勁頭就值得鼓掌。

還有一年劉強東回江蘇宿遷老家,爲了感謝當年給他湊學費、湊雞蛋的村民老鄉,他給老人們每人發一萬的紅包。

一聽說有錢,別的村的人也跑過來了,下面發錢的人正在爲難時,劉強東把手一揮,都發,於是一天就甩出去了幾百萬。

劉強東的三毛五理論在京東物流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當初只拿到1000萬美元的融資,就決定自建物流,並一直燒了很多年的錢,但劉強東一直沒有放棄。

近日,京東物流成功登陸港交所,市值逼近3000億港元,堅持了14年的燒錢遊戲終於修成了正果,也是劉強東“三毛五理論”的又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