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如︰臺出口連黑 RCEP衝擊不容忽視

北威論壇《RCEP,臺灣的挑戰》29日舉行,劉憶如表示,今年臺灣出口不好,多數討論焦點都在美國市場及中國內需疲弱,卻沒有關注問題出在臺灣產品出口到RCEP成員國一直在衰退,而且衰退幅度比別的國家還要大。

劉憶如指出,中國大陸、韓國是加入RCEP的最大受惠國家,前者是臺灣最大買家,後者是最大競爭對手,臺灣出口連續衰退和RCEP貿易轉移效應有關,對臺灣的衝擊不容忽視。

劉憶如分析,臺灣對RCEP15個成員國的出口,從2019年約佔臺灣出口總額的66%,下滑到2022年的55%,「這是非常、非常大的改變」,尤其政府正在推動新南向政策,主要就是成員國之間免關稅、或降關稅優惠,臺灣廠商無法與其競爭,因此連帶也發生臺灣出口到東協市場的降幅爲最大。

另外,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認爲,全球區域整合已呈雙軌化,臺灣參與RCEP和CPTPP都落空,卻一直說RCEP不重要。據統計,臺灣出口到RCEP佔比很大,且澳洲、日本等7個國家都是RCEP成員,也是CPTPP成員,代表各國都搶着簽署區域貿易協定,深怕落後會發生骨牌效應。

由於全球區域整合的新形式走向雙軌化,各別國家會與不同單一國家簽署FTA,也會爭取加入CPTPP的大型FTA,劉大年分析,CPTPP成員國佔臺灣總出口約四分之一,臺灣不僅沒有加入CPTPP,FTA覆蓋率也僅11.06%,遠低於新加坡的93.96%,等於臺灣出口廠商面臨無法享有低關稅、還處處受到「非夥伴」的法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