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岡忠貞 打造魅力金三角

中壢、平鎮、八德三區交會地區,是清朝通往艋舺(萬華)重要道路,在地方有「南絲路」之名,除了有在地居民,還有滇緬族羣后裔、眷村、近代渡海來臺羣聚的馬祖人和異國新移民等,集結各族羣多元文化和知名餐廳,經發局遂向中央申請1500萬地產基金,加上市府挹注300萬元,推動「跨族裔」多元飲食文化特色產業計劃,塑造成桃園特有美食產業。

謝彰文卻認爲,龍岡忠貞現有的米幹火把節、少數民族潑水節和雲南文化中秋晚會,已在觀旅局和勞資局努力下逐漸打出名聲,也是在宣傳結合雲南、緬甸、泰國料理的特色滇緬美食和文化,經發局突然冒出換成「南絲路」,不但給人突兀感,也覺得像多頭馬車,無法真正型塑在地特色。

她說,各科局室舉辦活動,應該統一口徑、統一名稱、分工合作,以「臺灣魅力金三角」宣傳當地的味道、故事和文化,才能達到行銷目的。

桃園市長鄭文燦指示觀旅局、文化局和都市發展局統一活動名稱,表現龍岡「魅力金三角」的特色。

經發局長張昌財則表示,計劃名稱不等於活動名稱,坦承「南絲路」會讓人想到大陸或南部,將與經濟部協調適度調整名稱,但輔導美食店家、集中火力打出名號的立意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