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效應失靈!出生人數持續下探 首見龍年新生兒數低於虎年
臺灣出生人數連續九年下跌,即便是龍年也無法逆轉,今年新生兒出生人數,比二年前的虎年還低。 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龍年效應「失靈」,內政部統計至今年十一月,累計新生兒人數僅有十二萬二三六○人,國內專家推估,即使再過一個月,今年總出生人數最多僅有十三點四萬人,不僅低於去年,甚至比前年的虎年還低,將出現千禧年後,首次「龍年」出生數低於「虎年」的現象。
華人地區深信龍年出生子女,能具有智慧且較易成功,每年龍年都屬「生育大年」,臺灣長年以來都有龍年生得多、虎年生得少的現象。距離今年的前一輪龍年,二○一二年出生人數達廿二萬九四八一人,與二○一○年的虎年出生人數十六萬六八八六人相比,相差六點二萬多人。
近年,臺灣出生人數不斷創下最低紀錄,已連九年下降,原預期今年龍年能扭轉頹勢,據最新統計至今年十一月,出生人數僅有十二點二萬人,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黃閔照以前年結婚對數推估,到十二月底爲止,最多僅有十三點四萬人,不僅低於去年的十三點五萬人,還比前年虎年的十三點八萬人還低,顯示龍年效應已經完全不在。
專家:逆轉出生率 要非常用力投資
黃閔照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在意孩子的生肖,要逆轉出生率,政府不僅得對症下藥,還得「非常用力」投資,年輕族羣不生的關鍵,在於經濟、工作、房貸,以年輕人最關注的買房議題,政府可祭出生愈多胎房貸補助愈多的政策,且多一胎,補助的差異要非常多,纔有足夠的誘因。
其餘可嘗試推行的,還有開放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讓想生育的女性,不一定要找到神隊友,也能擁有孩子,只是政府得同步扭轉檯灣的普遍社會觀念,強化認可「單身媽媽」,部分國家的非婚生子女可高達五成,社會價值觀認可就是一大關鍵,現行可加碼的部分是擴大孕婦補助、強化職場友善,別讓有意生育的女性,回不了職場或影響升遷。
一位不願具名的婦產科醫師指出,現代人對於生活已有不同觀念,結婚生子不是一定要完成的目標,隨着物價上漲、競爭全球化,都讓年輕人打消生育的念頭,現階段的臺灣難以讓生育率止跌反彈,但至少要維持現階段的水平,別再快速下降。
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少子化是多重因素造成的,臺灣須透過跨部會努力,國健署對人工生殖的立場,希望能減輕有相關醫療需求年輕人的負擔,從一一○年七月以來,人工生殖補助已協助兩萬多名寶寶出生,可以解決想生但不孕的民衆,但對整體生育率提升效果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