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下調!百萬房貸利息節省近2萬元,同樣惠及存量房貸
7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2024年7月22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爲:1年期LPR爲3.35%,5年期以上LPR爲3.85%,相比於上月分別爲3.45%和3.95% ,下降了10個BP。
此次降息屬於“雙降”,即對於1年期和5年期的LPR都進行了下降,同時,這也是年內5年期的LPR的第二次下調。業內人士認爲,此次“雙降”對於短期和中長期的資金使用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此次LPR降息對於房地產影響如何?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整體來看,此次5年期以上LPR的調降,將進一步降低購房者的購房成本,有利於購房需求釋放,與前期“穩市場”“去庫存”配套政策疊加形成合力,有望助推核心城市市場情緒進一步修復。
百萬房貸利息節省近2萬元
對於央行此次“雙降”的操作,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團隊首席分析師、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楊暢指出:“‘雙降’進一步反映出降低利率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意圖,有利於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以及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由於房貸利率的定價基準是參考最近一期5年期LPR形成,那麼,5年期LPR再次下調對房貸來說有着怎樣的影響?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解讀稱:“從LPR的走勢來看,今年一季度呈現‘破4’的態勢,即從4.2%下降至3.95%。而當前出現了今年第二次‘降息’,進一步引導房貸等成本的下降。”
嚴躍進進一步指出,以目前各地主流的房貸利率進行計算,即“LPR-75BP”的定價公式,那麼過去的首套房主流利率爲3.2%,而現在將下降至3.1%。按照100萬貸款本金、30年等額本息的還貸方式,房貸利息總額將減少近2萬元,每月月供將減少55元。若是疊加持續性的降息效應,那麼月供減負效應非常明顯,有助於和其他政策結合,持續降低房貸成本。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5月份,信貸需求比較疲弱。居民部門融資需求延續弱勢。居民部門新增570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新增2471億元,同比少增2443億元,反映出消費低迷、內需偏弱的特徵。中長期貸款新增3202億元,同比少增1428億元。雖然‘5·17’樓市一攬子政策落地後,購房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但回升幅度還不夠大,這也是此次降息的原因。”
更多城市房貸利率或進入“2”字頭
“5·17”新政後,全國多個城市房貸利率迎來新一輪下調。
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6月,全國主要城市房貸平均利率是4.1%,首套房利率在3.9%左右。6月份,全國房貸平均利率已經調整到3.5%左右,首套房平均利率已經跌到了3.3%,跌幅達到了60個基點,相比5月份的首套房平均利率3.55%也出現了明顯的下調。
從重點城市來看,在此次降息之前,一線城市執行的房貸利率最高,北京、上海、深圳首套房貸利率爲3.5%,二套房貸利率爲3.9%;此外,重慶、天津、成都的首套房貸利率爲3.35%。而此次降息後,房貸利率將進一步下調。
同時,進入7月份,一線城市中,廣州的部分銀行主動下調房貸利率。據媒體報道,目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在廣州地區的首套房貸利率由3.40%降至3.20%,二套房貸利率仍爲3.80%。而招商銀行、匯豐銀行在廣州地區的首套房貸利率分別爲3.15%和3.10%。而在此次“降息”後,廣州部分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將爲3%。
值得關注的是,南京的首套房房貸利率爲3.05%,那麼,在此次“降息”後,南京的首套房房貸利率2.95%,進入了“2”字頭。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整體來看,‘5·17政策’後,全國房貸利率出現了大幅度的調整。那麼,疊加本次‘降息’的影響,更多的城市房貸利率將調整到2字頭。”
將惠及存量房貸利率
張大偉表示:“此次LPR下調影響最大的是存量房貸,因爲本次降息之前,全國各地的房貸已經基本集中在3%-3.5%之間,相比‘5·17’新政之前均有大幅度降低。但是,存量房貸一直處於高位,新增房貸利率降低沒有影響到存量房貸。此次lpr下調可以直接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存量房貸降低的呼聲近期再起,張大偉指出:“存量房貸利率是當前樓市的問題之一,因爲存量房貸利率和目前的房貸利率差距實在太大了。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可以減少借款人提前還款的動機,這樣能夠減輕銀行因提前還款而損失的利息收入。同時,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可以緩解居民部分負債壓力,避免因負債過重導致的消費能力下降。低利率環境下,更多人更願意購房,因爲這相對於租賃更有吸引力,這樣反而會吸引更多的購房者進入市場。”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LPR下調也將惠及正在還貸的家庭,但是,存量購房者需要等到下一個“定價日”才能享受到房貸利率下調的福利。如果重新定價日爲每年的1月1日,那麼部分存量購房者要等到2025年1月,如果重新定價日爲放款日,那就需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