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財政部8起隱性債務問責案例 涉新增債務近460億人民幣

大陸財政部6日通報8起隱性債務問責案例,其中涉及到新增隱形債務近460億人民幣。(shutterstock)

爲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嚴肅財經紀律,大陸財政部6日發佈《關於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的通報》,說明從2022年以來查處的8起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涉及新增隱性債務近460億元(人民幣,下同)。

本次通報主要涉及部分地方政府、銀行分行違法違規新增地方隱性債務情況。例如,湖北省部分地區要求省屬國有企業墊資建設新增隱性債務、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陝西省分行,違法違規向地方及其部門提供融資等新增隱性債務。

稍早大陸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纔在10月底召開,會議中就強調要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建立與高品質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優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結構。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大陸地方政府要求國企墊資建設新增隱性債務的現象屢禁不止。大陸審計署6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於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中也提到,在審計的54個地區中有49個地區通過承諾兜底回購、國有企業墊資建設等方式,違規新增隱性債務415.16億元。

觀察《通報》具體提到的問責案例指出,2008年以來,湖北省部分地區包括隨州市等地方政府與省屬國企簽訂協定,由企業墊資承擔一級土地整理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城市開發,地方政府則以土地收益償付企業開發成本及適當收益。統計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底,形成新增隱性債務214.8億元。

另外廣西柳州市也同樣要求國企墊資建設應由財政預算安排的專案新增隱性債務。同樣從2018年至2021年6月底導致形成新增隱性債務176.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