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車產能爆發 過剩危機加劇

大陸乘用車產能利用率

2021年以來,大陸主流車企對落後產能的兼併進入爆發期,但汽車產能過剩危機依舊嚴峻。陸媒引述某車企統計,大陸產能大幅閒置的車企數量高達130多家。然而,據大陸乘聯會數據顯示,已具備生產資格的企業還有1,046萬輛在建產能將陸續建成投產。

第一財經報導,在燃油車時代,大陸車企數量約130家。隨着新造車熱潮爆發,又新增近300家車企,其中已經建成工廠的約20家。但是在100多家擁有工廠的車企中,有銷量統計的僅86家。

不過,上述86家車企目前的發展又失衡,主流11家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高於100%,基本上已開足三班制,休息日還得適當加班。其中有6家是外資在大陸的獨資或合資企業,5家是陸資企業。此外,有4家新能源車企的產能利用率超過100%,其中包括特斯拉。

部分日系車及豪華品牌的產能則相對吃緊。以東風本田爲例,其三座工廠,規劃年產能爲76.8萬輛,但2021年東風本田銷量約80萬輛。從豪華品牌來看,BMW的2022年1月銷量達到10萬輛,其位於瀋陽的大東工廠正在升級擴建。

在上述86家企業中,產能利用率高於40%的企業僅29家,產能利用率不足10%的企業也有29家。這些規模較小、銷量較低的企業,不僅產能嚴重過剩,在行業有6.6%增長時,不少企業依然衰退。業內人士統計,目前大陸汽車行業有130多家閒置工廠,產能嚴重過剩。

報導指出,在乘用車產能整體過剩的情況下,已經具備生產資格的企業還有1,046萬輛在建產能將陸續建成投產,而在建產能大部分是新能源車。雖然傳統車企的現有產能部分也可共線生產新能源車,但多數企業選擇新建工廠,而不是利用既有產能。此舉造成汽車產能利用率加快下降,汽車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

報導指出,被邊緣化的車企主要有三類:一類是以神龍汽車、長安福特、北京現代、廣汽菲克以及雷諾等爲代表的二線合資品牌,他們的產能利用率較低,有些產品已經被邊緣化。另一類是根基薄弱的自主品牌,他們背後沒有強大的汽車集團依靠,同時未能跟上市場的發展節奏,最後因爲資金鍊斷裂走向了破產。此外,華晨汽車、一汽夏利、南汽這類即便依靠汽車集團的汽車,最終因爲體制等多重因素也走向了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