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懲獨22條引兩岸關注 學者:交流是化解分歧良方

國策研究院18日上午舉行「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與懲戒臺獨新規」座談會,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右)出席擔任引言人。(朱紹聖攝)

中國大陸日前發佈懲治臺獨22條意見,引發輿論熱議。學者表示,中共在520後採取進一步的文攻武嚇屬預期之內,研判短期內並不會大規模進行所謂「反獨審判」,應將該意見與大陸近期修訂的國安相關法規進行區隔,保障兩岸人員交流,而雙向多元交流若能有效進行,兩岸關係才能相信而行。

國策研究院18日上午舉行「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與懲戒臺獨新規」座談會,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做出上述表示。

張五嶽指出,在520賴總統演說後,不論演說內容爲何,中共都將會採取進一步的文攻、武嚇、外交打壓、中止部分ECFA早收清單的經貿制裁與法律懲獨措施,屬預期之內,「懲獨意見」的震懾宣示大於實質效力。未來大陸是否會針對親綠的政治人物、學者和財團推出更多、更細的「懲獨作爲」,仍待關注。

而從近期國臺辦主任宋濤、副主任潘賢掌到發言人陳斌華的發言來看,張五嶽觀察,北京除了要反駁臺灣各界與國際社會的普遍疑慮外,更重要的是希望降低《意見》對於兩岸人員交流的傷害與隱憂。他研判,北京短期內並不會大規模進行所謂「反獨審判」,其主要是透過法律戰達到輿論戰與心理戰的效果。

近年來部分臺灣民衆在進出中國大陸時遭到盤查、檢查手機物品、乃至遭到留置甚至逮捕,張五嶽直言,大陸近期修訂國安相關法規,讓外界不免心存憂慮。他強調,應對北京新增修的國安法規跟懲治臺獨22條進行區隔,相信這會對兩岸互動當中的人員交流帶來最大的保障。

張五嶽強調,面對兩岸的分歧,只有交流纔是最佳的化解方式;只有雙向正常交流,才能夠取代單向交流中所存在的若干缺失跟障礙。若能有效地進行雙向多元交流,兩岸關係才能相向而行,而非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