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對臺祭新戰略 政經若脫鉤 臺灣將失保護傘

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近期對臺灣經貿制裁

大陸祭出貿易壁壘調查並暗示明年可能中止ECFA後,外界認爲,大陸對臺戰略已從過去政經一體走向政經脫鉤,臺灣因爲缺乏政治協商管道,只能被迫訴諸WTO,一場兩岸新博弈正式拉開序幕。由於ECFA具有指標意義,過去大陸基於政治考量讓利臺灣的情形,恐難再延續,此結果也將牽動臺灣產業發展命脈。

2008年,前總統馬英九當選,在兩岸政經合一的氛圍下,雙方於2010年6月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大陸一次給了臺灣2千多項貿易讓利,讓急於走出金融海嘯的臺灣企業,找到一條活路,2010年臺灣出口大陸的貿易總額,也大幅年增逾4成。

出口大陸 疫情期間達高峰

2016年政黨輪替後,儘管陸方對臺看法改變,對蔡政府也保持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但仍維持政經一體的對臺政策。也因此,即使民進黨執政,在ECFA的加持下,兩岸的經貿往來依舊不斷成長,疫情期間更逆勢達到ECFA簽署以來的高峰。

今年4月12日,民進黨正式提名副總統賴清德爲總統參選人,大陸商務部同時間宣佈對臺展開貿易壁壘調查,政治考量意味濃厚,也顯露陸方對臺戰略改採政經脫鉤的跡象,企圖藉取消經濟讓利,達到政治目的。

也因此,10月9日調查截止日前,陸方又宣佈延長3個月調查期限至2024年1月12日,時間剛好是總統大選前一天。外界直指,陸方就是要藉可能中止ECFA,影響臺灣大選結果。

不可否認,大陸此舉已引起產業界的擔憂。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坦言,經濟上臺灣依然相當依賴大陸市場,ECFA能否持續,關鍵在政策,不論誰執政,兩岸政策都應將臺灣利益擺第一。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認爲,ECFA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不幸被中止,對兩岸都很可惜。商總理事長許舒博也說,如果兩岸關係因此出現斷絕,臺灣的出口、產業鏈都將受到嚴重的衝擊和損失。

政府的一廂情願 衝擊經濟

相較於產業界的憂心,經濟部表示,去年我國早收出口到大陸金額爲205億美元,佔臺對陸出口比重只有17%。不過,即使影響有限,經濟部仍未小覷ECFA對兩岸貿易的影響。

經濟部透露,這次是由我方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收到WTO通知陸方遞交申請貿易壁壘調查。因此「願意以開放態度與中方在WTO架構下協商與處理」。此舉等於被迫跳過政治協商,直接訴諸WTO管道。

近幾年蔡政府拚命透過新南向政策,企圖降低大陸對臺的經濟影響力,但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至今仍高達35%~40%,臺灣要如何打贏這場兩岸的新博弈,恐怕不是民進黨政府可以一廂情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