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防疫堅持動態清零 滬大學生關宿舍長達50多天

爲配合大陸防疫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上海疫情雖趨緩,但嚴格管控持續。(本報資料照)

上海疫情雖趨緩,但嚴格管控持續,特別在大學校園方面,由於狀況與臺灣類似,宿舍最容易發生羣聚感染,像是上海復旦大學與同濟大學等校,大多希望住宿同學離校返鄉,但人流管控不易,各校仍不斷出現學生確診,校方爲此嚴格要求其不得離開住房,如此這般足不出戶的日子,自4月4日起迄今已過了50多天。

爲配合大陸防疫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以本次疫情最嚴峻的上海爲例,同濟大學近期針對外地學生髮布通知,在繳交家長同意書後,便可離校返鄉。港澳臺學子方面,有人跟着陸生回鄉,另也有不少同學搭機離滬返家。至於不願離校者,則是繼續住在宿舍隔離,強制不得離開房門。確診學生則是強制離校,另集中隔離。

至於上海復旦大學,最近也公佈最新消息,即上海自6月1日開始要實施「三區管理」,依據風險程度大小,按照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三區畫分原則,進行階梯式管理。校方認爲6月開始,城市管控將更加嚴格,校區所在的楊浦區恐怕被列爲中高風險地區,外地學子返校或離校皆恐不易,因此呼籲同學儘可能在5月底提交離校申請。

由於兩所學校都有不少臺灣學生,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對於想要回到臺灣的世新學子,學校都積極協助訂購機票,或是無法返臺的同學,校方也會聯繫大陸姊妹校,幫忙臺生繼續課業或訂防疫旅館。

不過,李功勤也提到,臺生如想返臺,目前面臨一大挑戰,就是返臺班機太少,而上海的大學如此強制安排學生,如果不離校要繼續隔離在宿舍,需要多些人性關懷。

針對大陸大學對於學生的管理方式,連帶反映上海當前疫情管理政策的問題。上海有大學教師認爲,城市居民最關心的是隔離期間的生活保障和醫療問題,「這方面協調好了,大家都能安心了。像上海,物資有,人員缺,都被隔離了。」

該名教師也說,居民網購物品,社區十分擔心貨到之後,也會把病毒帶進來,「不放心,也不敢送,居民也不能出門自取,還要買高價物品,雙方都有壓力,就會產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