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各地集中隔離政策不一 張伯禮建議:統一執行「14+7」政策

大陸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澎湃新聞)

近期,歐州國家如丹麥、瑞典等數國放寬甚至解除出入境防疫限制。中國何時開放國門?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報導,大陸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建議,優化隔離時間,全國統一執行「14+7」政策。

張伯禮指出,中國的適度開放是以「生命至上」作爲首要原則,與西方的「躺平」不同,且要做足準備,才能穩步進行。張伯禮還強調,民衆要對社會感染人數數量的心理預期有一定調整。

張伯禮表示,Omicron變異毒株有免疫逃逸能力,再加上初期症狀普遍較輕或無症狀,患者就醫主動性不足,難以在第一時間發現,更容易多點散發或集中暴發。中國大陸人羣對Omicron毒株普遍敏感,尚未形成對Omicron病毒的羣體免疫屏障。

張伯禮認爲,面對接下來的疫情防控,應堅持動態清零原則,在優化精準防控措施上下功夫,包括四大方面:

一是加快Omicron毒株疫苗上市批准,加快相關審批程序,參考中國Omicron疫苗在國外試驗結果,在國內開展疫苗臨牀試驗工作。可作爲序貫免疫的加強針進行普遍接種,以使全民被動形成Omicron病毒羣體免疫屏障。

二是優化統一隔離時間。入境隔離不同地方還有不同版本,大量人員需要隔離對社會的正常運作和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一定的負擔,但大部分在14天內,增加隔離時間的成本效益比不高,建議優化隔離時間,全國統一執行「14+7」政策,不能層層加碼。

三是患者轉陰時間因個體而異,但最終都會轉陰並且大多不具有傳染性,推測與這些患者自身免疫反應較弱有關。建議針對長期核酸不轉陰且無症狀患者,14天后進行抗原檢測,如抗原檢測陰性,可出院回家隔離,進行居家健康監測。

四是復陽者大多不具傳染性,暫未發現復陽後再感染他人的病例。復陽的問題還是要引起重視,建議復陽隔離後可迴歸正常工作生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數據,自Omicron被發現以來,全球登記的感染人數已達到1.3億人。約佔新冠病例總量的33%。

張伯禮院士認爲,目前尚未看到明顯疫情結束的趨勢。今後是否還會出現能夠繞過人體免疫系統、並引發重症的新變異毒株,還未可知,例如與Omicron極爲相似的新冠病毒(BA.2)都需要大家持續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