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宏觀稅負去年降至13.8%低點 專家:短期不宜再推減稅政策

大陸財政部統計去年小口徑宏觀稅負降至13.8%,多位大陸稅務專家認爲,今年將小幅回升並逐漸趨穩。(shutterstock)

不少人將宏觀稅負作爲衡量企業稅負的一個重要指標,隨着去年4.2兆元人民幣稅費支持政策的落地,大陸宏觀稅負再創新低。根據大陸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小口徑的宏觀稅負(稅收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爲13.8%,較上年15.1%再降1.3個百分點、創近年來新低。

而今年稅負變化如何? 多位大陸財稅專家表示,2022年或是近年的階段性最低,強調宏觀稅負並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隨着政府公共服務水準穩步提高,兼顧企業等市場主體負擔,未來宏觀稅負將基本穩定。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預計,隨着大規模留抵退稅完成以及緩稅部分重新入庫,2022年的低點可能將成爲過去,2023年宏觀稅負可能有所回升;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預計,2023年小口徑的宏觀稅負可能恢復至約15%水準,跟2020、2021年基本相當。

所謂宏觀稅負,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政府收入佔經濟總量的比重,由於大陸官方收入中的主要來源來自企業,因此宏觀稅負也被視爲企業稅負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而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第一財經引述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田志偉認爲,由於大陸宏觀稅負水準已基本達到了合理區間,短期內不宜繼續推出新的普適性減稅降費政策,應加強對科技創新、收入分配、綠色發展,以及經濟高品質發展等方面的稅收支持政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