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融體系改革力度大 北京學者:三管齊下防金融風險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證監會調整爲國務院直屬機構。(中新社)

大陸全國人大會議昨天聽取國務院提交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北京學者分析,金融體系改革在這次調整力度最大,「三管齊下」的調整方案,是爲防止與化解金融風險。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內容集中在科技、金融、數據等改革,並將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數據局」。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出,這次改革方案中,組建「國家數據局」是一個很大亮點。中國提出推進數位中國建設、加快發展數位經濟、建設網路強國,這些大的目標都和數據有關。

汪玉凱進一步說明,過去數據分散在各個部門來管理,在上次機構調整中,一些地方機構已成立大數據局,但中央還缺乏龍頭單位。

此次組建「國家數據局」,作爲國家發改委直管的副部級機構,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承擔的研究擬訂數位中國建設方案、協調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資訊化、協調促進智慧城市建設等職責納入「國家數據局」。他指出,這是爲適應數位化轉型大趨勢而設計的機構。

對於這次方案的另一個亮點,汪玉凱指出是,金融體系的改革,且認爲是調整力度是最大的,採取「三管齊下」調整方案。

他解釋,首先是把人民銀行的職能機構設置做了重大調整,撤銷縣一級支行和大區分行,在各省設省級分行;將證監會調整爲國務院直屬機構,加強證券市場、資本市場的監管;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

汪玉凱表示,「三管齊下」調整方案是爲了要能最大限度從體制機制運轉上防止和化解金融風險。

汪玉凱稱,此次方案中重點關注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鄉村振興、數位中國建設等,都是在「對標」新形勢下的戰略目標。通過對政府機構本身承擔的責任和現狀,經過多方面評估後,針對性地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