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緩步修復 陸股有望復甦

臺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經理人高依暄表示,在大陸官方穩增長政策方向不變下,操作上可採成長股與消費股均衡配置,優先佈局景氣度確定性較高的新能源、半導體板塊。消費板塊在市場預期防疫政策放鬆背景下吸引力提高,關注疫後復甦的利基行業。

中信中國50經理人詹佳峰表示,可關注二十大祭出的經濟政策方向。當前中概股的估值偏低,對於想參與具成長潛力的大陸電商類股的投資人,可分批佈局鎖定大陸電商龍頭爲主的ETF,以迎消費旺季的契機。

先機中國基金投資組合經理車強指出,大陸預料將持續在疫情防控與經濟成長之間拿捏平衡,因此短期內可能會對陸股帶來些許不確定性。儘管如此,大多數的負面情緒已反映在股市評價之上,且大陸從第二季初便開始逐步推出有利的內需刺激政策。預期各項貨幣與財政政策料將有利於大陸經濟復甦。

車強指出,對於那些能夠受惠於長期利多政策、評價低廉、具備穩定現金流量、且擁有高成長能見度的大陸企業寄予樂觀期待。目前大陸股市的評價已打底完成,且南下資金經由滬港通穩定流入,因此後續的下檔空間有限,併爲長期投資人開啓進場佈局的機會,藉此逐漸建立大陸股票投資部位。

兆豐中國A股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大陸官方仍着重在「提振消費、促進投資、保障就業」上,只要在疫情管控常態化、內需持續復甦的預期下,A股長期發展可期。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朱繼元表示,目前看好長期趨勢明確的新能源產業如電動車、風電、太陽能等,以及受惠疫情解封的消費類股與具政策支持的陸產半導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