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增長放緩對全球經濟發展成風險? 陸斥:有悖事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新華社)

近期部分西方政治人物和媒體稱,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可能對全球經濟發展構成風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天(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中駁斥,「我們注意到相關的論調,這種論調有悖事實」,事實上,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汪文斌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明顯快於去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於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超過美國增速逾3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月發佈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1/3。

汪文斌說,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提質增量亮點紛呈。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上半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10.8%,同比提高59.4個百分點,其中最終消費貢獻率達到77.2%,提高46.4個百分點。產業升級態勢持續。1至7月份高技術產業投資、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1.5%和23.1%。上半年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出口合計同比增長61.6%,外貿韌性強優勢持續顯現。儘管受到外需收縮的影響,但今年前7個月中國出口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保持基本穩定。上半年中國全國新增光伏太陽能發電裝機7842萬千瓦,佔新增電源總裝機比重超過50%。

汪文斌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通貨膨脹持續,金融市場動盪,債務壓力上升,各國經濟都面臨着不小的挑戰。中國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難免會有發展中的困難和前進中的問題,但中國從不避諱問題,而是採取措施積極加以解決,成效也已經或正在顯現。

汪文斌說,近期,中方推出恢復和擴大消費、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等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舉措,受到國內外投資者廣泛歡迎。少數西方政客和媒體放大炒作中國疫後經濟復甦進程中存在的階段性問題,最終難免被現實打臉的命運。

汪文斌強調,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高質量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推動中國經濟巨輪駛向更廣闊的未來,繼續爲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