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科技界:中美AI差距 2年可追上

大陸網路公司360創始人周鴻禕表示,中國和美國在AI的差距若方向正確,大概一到兩年就能追上。圖爲2023年在安徽世界製造業大會展示的AI設備。(中新社)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360創始人周鴻禕近日對稍早美國OpenAI開發的文生影音模型Sora震撼市場給出看法。他認爲,無論是Sora採用的Transformer模型還是Sora的本質都是軟體,看好「現在的落後,我覺得大概一到兩年就能解決。」但他也坦言,看到差距才知道怎麼迎頭趕上,Sora的問世還是給了我們一桶清醒的冷水。

周鴻禕認爲,目前OpenAI仍有秘密武器沒有亮出,中國和美國在AI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方向上。但一旦方向正確,大陸公司馬上就會迎頭趕上。

據澎湃新聞引述周鴻禕表示,大家雖然都在談AI,實際對AI充滿恐懼,覺得AI會帶來大規模失業,因此AI科普很關鍵。實際上AI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認爲AI不會帶來行業崩潰,會給短影音、影視工業、廣告等行業帶來正向推動。他說,只有不用AI的人會被淘汰,AI恐懼論與AI萬能論,這兩種思維都是不可取的。

另就外界擔憂的大模型產業降溫一說,周鴻禕表示「大模型從來沒有遇冷過」,自己投入大模型這一年,感覺人都老了,每天都有無數新應用出現,強調輿論的變化不會影響企業家做事。

而大陸發展AI與科技過程中,半導體晶片是關鍵。近日輝達(Nvidia)在美國當地時間21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首次將華爲列爲包括AI晶片在內幾個項目的主要競爭對手。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去年到訪新加坡時也曾表示,有許多「非常難對付」的競爭對手,華爲便是其中之一。

該文件的曝光也引來陸媒大力宣傳華爲競爭力。例如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社論直言,這是輝達對華爲在AI晶片領域進步的認可。也有陸媒直指,驅動新AI技術先進製程晶片的全球格局正發生變化;又或美國加大晶片出口管制,但大陸公司逐漸擺脫對美技術依賴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