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零通膨再現 通縮隱憂罩頂

CPI年增降幅較大的爲豬肉和鮮菜,價格分別降22.0%和6.4%,佔食品價格總降幅近90%,影響CPI下降約0.51個百分點。圖/中新社

大陸近一年CPI與PPI年增率

大陸再次面對通貨緊縮壓力,表現在9月份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幅再次滑落報0%,爲年內第二度持平;PPI(生產者物價指數)連續第12個月處於年衰退,雖衰退幅度收斂回六個月來低點,但PPI與CPI一樣皆弱於預期,顯示通縮隱憂仍揮之不去。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大陸統計局13日公佈最新數據,9月份CPI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爲年內第二度持平且爲次低點。今年下半年大陸CPI曾轉衰退,雖然8月反彈轉升,但9月數值再次回落。不過,9月CPI月增率0.2%,下半年來CPI月增幅擺脫上半年衰退狀態,均呈現上升。

PPI方面,大陸9月年衰退2.5%,是自去年10月以來連續第12個月呈現衰退,但衰退幅度進一步收斂,創半年來低點。9月PPI月增幅較8月擴大0.2個百分點至0.4%。

大陸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9月CPI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期影響,年增由漲轉平。CPI年增方面,因去年9月食品價格走強,食品價格降幅按月擴大1.5個百分點至3.2%。其中降幅較大的爲豬肉和鮮菜,價格分別降22.0%和6.4%,佔食品價格總降幅近90%,影響CPI下降約0.51個百分點。

另外,服務價格上漲1.3%與8月份持平,機票、旅遊、賓館住宿價格均上漲逾10%,但漲幅較8月回落。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指出,CPI持平代表通縮壓力爲大陸經濟威脅之一,內需因缺乏財政措施的支撐,復甦力度不強,且低迷的房市繼續遏制家庭支出。澳盛銀行資深中國策略師刑兆鵬表示,大陸當前雖一直出招貨幣政策想拉動內需,但9月數據不如預期,反映出消費市場信心仍低迷。

但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撇除食品價格等高基期影響,暑期交通旅遊熱度仍在延續,考慮到中秋與「十一」的長假,相關消費有望再活躍,支撐後續CPI年增走勢。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受影響最大的豬價在第四季醃臘活動開始可望回升,且第四季有「雙11」購物旺季備貨帶動,後續CPI有望穩定上揚,預計第四季官方貨幣政策將繼續寬鬆,助力消費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