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毛橙子究竟氣瘋了多少博士生?

如果你買了一箱水果,裡面有一個顏色清奇,長了一身綠毛,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除了遇事不慌先拍照之外,你還可以發到網上,隨機氣死幾個研究生、博士生。

就像這一箱沃柑中的“抹茶味”橙子一樣,網友因爲覺得有趣拍了視頻發出來,評論區直接炸鍋——有一個算一個,全是破防的實驗室養菌人。

“這不是壞了,這是實驗室夢寐以求的菌……”

原來世界上,竟然還有實驗室養菌人這麼卑微的羣體?

當一個東西因爲放得太久而逐漸長出“濃密的毛髮”,想了解自然神秘領域的你,也許很想抓一個生物人問問:這是什麼菌?

然而事實上,甭管真菌、黴菌、益生菌,在實驗室養菌人眼裡,統統都只有一個名字:在培養皿就會死菌。

在實驗室裡,老師千叮嚀萬囑咐,還給你找最簡單易上手的株,操作到位計劃周全,結果一進培養皿,快的三個小時就嘎,運氣差一點的,當你覺得“哇不錯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時候給你嘎。

不僅如此,家庭環境下隨機生成的菌落還能氣得人直抽抽。

每個養菌菌死的實驗人在看到別人家菜籃裡毛茸茸的生薑和番茄時,都會在深夜emo,爲什麼這個遍地生菌的世界容不下自己一個小小的培養皿。

一幕幕慘劇讓人不禁懷疑,菌這個東西,屬性其實是傲嬌吧。

西紅柿?不喜歡,但可以長一下。

生薑?勉勉強強吧。

研究生?達咩,我先嘎了。

總之,它也許不厭棄你,但它大概率跟你的學位不兼容。

但天災打不倒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實驗室養菌這件事,在一代又一代生物人的努力之下,技術已經變得十分成熟——玄學的那種。

以什麼姿勢劃培養皿平板,用什麼樣的瓶子搖菌,哪個時間從哪個方向上看它一眼,都是有講究的。

如果菌還是死了,不信命的科研人只會反思“一定是我哪個姿勢沒做到位”,而不是單純的運氣差,畢竟前者還留有一絲希望,而後者是漆黑的谷底。

菌:不要跟我講面子,我不看你們面子。

長此以往,在社交平臺上玩梗也就成了網民的基本操作,但凡有家庭菌出落標緻,底下一定會cue到研究生。

人比人不如人,菌比菌氣死人。你的培養箱是菌落的墳墓,而別人家的茶几底下能開出花來。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遍地都能撿到絕望的研究生。

對着培養了好幾天愣是不長的菌,實驗室養菌人苦酒婆心、語重心長:“就剩你一個兄弟了啊,我都叫你一聲哥了,求你快點長。”像極了恨鐵不成鋼的家長,就差給菌兒子跪下了。

明明跟別人一起劃的板子,自己的就是不行。

養細胞染菌,養菌出現噬菌體,總之這些微生物就是自己的房子自己不住,滿實驗室地偷渡。

論花式嘎的一百種方式,沒有比實驗室菌更擅長的,要麼菌種退化,要麼放冰箱依然被真菌污染,要麼整體變綠給你看。

△來源:抖音@中國戲精大學榮譽博士

最後,培養皿被蘑菇樣的黴菌佔領,忍着痛煮了,還得忍着不吐。

△來源:抖音@ Xback原來在這裡呀!

面對實驗失敗的日常,慘遭微生物PUA的養菌人,只能安慰自己,“實驗失敗,只是人生中的一點小事”,然後擦乾眼淚,再來億遍。

面對種種艱難困苦,不服輸的實驗人依然有着跨越一切困難的勇氣,雖然代價可能是自己的精神狀態。

不過,實驗室裡的菌種爲什麼比家庭環境下的難養?真的是研究生不如你家的電冰箱嗎?其實不然。

正因爲雜菌的生命力好過單一菌種,所以目標菌種才容易嘎。

這就像路邊的野花野草之所以茂盛,你家裡養啥啥死一樣,人家茂盛,正是因爲雜嘛!

與嘔心瀝血的精緻實驗室養菌人不同,民間養菌人可謂藝高人膽大。

如果你看見社交媒體上有人每天抱着筆記如癡如醉地研究微生物,他並不一定是生物專業的學生,更大的可能性是——

養紅茶菌做康普茶的,養乳酸菌做酸奶的,養酵母菌做麪包的,甚至養醋蛾子釀醋的。

總之是遍佈大江南北的民間養菌人。

上流君還記得第一次看見康普茶的震驚:這瓶瓶罐罐裡裝着的不明物,真的不是巫婆煉的毒藥水嗎?

△來源:自己拍的

康普茶裡的漂浮物,便是紅茶菌,用紅茶和糖發酵而成,曾經風靡過一段時間,被稱爲“長生不老藥”,至於養生效果,只能說可能心誠則靈吧。

△來源:自己拍的

有科技手工達人從中看到了 CCTV7都不會教給你的科技致富經,試圖手作一種環保新材料。

不過,大部分的養菌人日子也都不太好過,畢竟這個東西傲嬌。經常會有做十幾二十頁筆記,等到它長出厚厚一層,準備收割勞動成果時,一翻面竟然綠了,讓人無能狂怒:“哪特麼的展青黴啊啊啊啊?!”

醋蛾子這個東西本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它原本是古法釀醋的副產品,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卻被當成了難得一見的寶貝,吃過的說它吃起來口感好,消暑解膩,現在還被當成養生之物追捧。過去老一輩的講究人,會一直養着醋蛾子,拿它來手工釀醋。

還有人“大煉”酵母菌,把密恐眼裡汗毛倒豎的場面當良辰美景欣賞,做饅頭是假,把酵母菌當寵物養纔是真。

真的只能感慨一句,養菌人的世界,可能進去了就出不來了。

養菌這事,玩玩可以,看看就罷,最好不要吃。自己養大的東西,不一定就更健康,也可能更危險。

我們一直可以看見各種吃被雜菌污染的發酵食物而中毒的新聞,可見,家庭環境下的此類操作是非常有風險的。

比如號稱可以養生的紅茶菌,起源於上個世紀的替代療法時代,與氣功和打雞血是前後腳出生的兄弟,加之科學不發達,民間科普事業剛剛起步時,這種有“官方”背書的、號稱“延年益壽”的自制飲料頗受人們歡迎。

隨着時代的發展,紅茶菌原本已逐漸被淘汰,但近些年乘着“土洋”的東風,卻又在社交平臺有翻紅趨勢。

但如今紅茶菌的功效早已證明是被誇大了,充其量是一種手工製作的風味飲料,而且在家庭環境下,無法保證其中不攜帶雜菌,貿然服用是有健康隱患的。

至於醋蛾子,就更不要輕易嘗試了。醋蛾子的本質其實就是木醋酸菌產生的菌類纖維,也很容易受到雜菌污染,有人說它有促進消化的功能,但事實卻是——纖維素這玩意兒,人體它不消化啊!

而且,也不能排除是吃到了致病菌才竄稀。

養菌最怕的不是失敗,而是產生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醋鰻這種靠醋蛾子爲食的蟲子,前方高能,密恐人士請注意躲避。

△密恐慎點

而且,菌這東西變態發育之後,不一定長成什麼樣子。

《走近科學》曾經有一期講“左海湖”水怪。

最早是當地人在湖裡發現一種奇怪的生物,腥臭黏膩,時隱時現,撈上來就碎,還會分裂,內裡隱隱有紅血絲。當地人害怕極了,都沒人敢接近那個湖,並聯繫了節目組。

節目組來了之後,和相關領域專家研究了上下兩集,最後發現,所謂水怪,其實是一種複合微生物。

至於它怎麼進到左海湖裡長這麼大的並不好解釋,有可能是當地的環境變化,有可能是外來的。

其中有一種猜測就是,因爲當地一些人喜歡養紅茶菌,“水怪”可能就是紅茶菌混入水體之後,和水中原有的微生物結合產生的。

所以,菌這種東西,不養則已,養了就得負責,不要輕易往自然水體和環境中傾倒,小心超進化之後你承受不住。保險起見,丟棄之前可以放在80℃以上的熱水裡先煮它十來二十分鐘。

如果養菌只是爲了觀賞,那麼時刻提醒保持自己心態平和,當它們一聲不吭就嘎過去的時候,血壓不要升高。

作者| Likely

編輯|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