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男釣到「怪物」 疑似國寶「太歲」

5月30日,一位民衆在觀看人工培育的「食物太歲」。(新華社)

四川男子釣起「怪物」,專家稱疑似「太歲」。(CFP)

成都梁姓釣客9月28日在沱江釣到不曾見過的「怪物」,經專家鑑定,應是傳聞中的「太歲」。「太歲」有生物界貓熊的稱號,行家眼中的國寶,生物學家認爲它是古生物化石、最古老的生物活體標本,美國科學家甚至認爲它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祖先。

梁姓釣客28日吃過午飯,一如往常騎車到離家4公里遠的沱江釣魚。這條寬1公尺的小河,是不少釣客的秘密基地。不過,他的手氣似乎不太好,守了一下午都摃龜。下午5點打算要收竿前,突然感到浮標往下沉,於是開始收線,「線很緊,應該是條大的。」他拉起釣鉤後卻傻眼,是一隻不曾見過的「怪物」。但專家事後的說法讓他樂不可支,如獲至寶。

經行家將照片傳給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驗明正身」,微生物學教授孫羣說,應該就是「太歲」,但最終還是要經過基因鑑定才能確定。

乾燥後1公克約129萬

這隻國寶「太歲」,外表呈現黃色,上面有黑色的斑點,還有一條近30公分長的透明「尾巴」,用手摸一摸,感覺軟綿綿的。經測量直徑大約20公分,7公斤重。

「太歲」罕見而珍貴,乾燥過「太歲」價格以克計算,1公克約臺幣129萬元,這隻7公斤的「太歲」乾燥後的重量尚不得而知。

「太歲」俗稱肉靈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長期食用肉靈芝,可延壽如神仙。更有傳言,秦始皇當初請徐福尋找的長生不老仙藥當中,就有「太歲」。隨着生活水準的提高,更加註重生活品質與身體健康,大陸許多人打算用「太歲」養生保健,一度掀起「太歲熱」。不過野生太歲非常罕見,多數人只能聞之興嘆。

食用可延壽如神仙

不過孫羣認爲,民間傳說並無科學根據。他表示,「太歲」屬大型真菌,需要生長在含有營養成分的地方,它被發現的水域,應該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生物界有另種說法,「太歲」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

小 靈 通

太歲

太歲有兩種,一種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並相反運行的星,之後,演變成神明信仰。另一種是俗稱「肉靈芝」的「太歲」,民間認爲,這種「太歲」就是古代傳說中從地下挖出來的太歲神。

民間認爲「肉靈芝」是太歲神的化身,「既沒鼻子也沒眼睛,摸上去感覺像團肉,不會因高溫而腐爛,也不會因低溫而僵硬,一天天長大,身上的『傷口』能自動癒合。」。

有研究認爲,長在山中與土中的「太歲」性狀不同,「山太歲」呈纖維質,近靈芝;「土太歲」呈肉膠質,有彈性和肉質紋理。

(陳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