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中市府路面平坦儀遭批使用率低 市府這樣迴應

臺中市議員陳俞融表示,若市府善加利用路面平坦儀,就能得知哪些道路有重鋪的需求。(陳俞融提供/張亦惠臺中傳真)

道路燙平專案是臺中市府重要政績之一,但仍有不少市民抱怨路不平,臺中市議員陳俞融指出,建設局2015年就購置路面平坦儀,但2022年燙平專案完成267條道路,實際使用路面平坦儀檢測的路段僅有24條,使用率低下。建設局表示,已着手修訂契約條款,未來每條燙平工程完成後均將進行平坦儀量測,並列爲驗收合格與否依據。

陳俞融指出,市府2015年11月購置一臺電腦式路面平坦儀,用來抽測已完工主要道路的IRI值(國際糙度指標),該指標以車輛行駛時的振動來表示路面的平坦度,具客觀性,也成爲世界上最多國家公認採用的道路平坦度指標。

陳俞融檢視平坦儀使用紀錄及檢測成果市府資料發現,目前市府僅針對通勤、使用量大的道路進行路面平坦檢測,2022年燙平專案完成267條道路,而該年度實際使用路面平坦儀檢測的路段僅有24條,使用率低下,不但讓道路平坦檢測流於形式,也形成浪費。

建設局指出,有關道路平坦度檢測,建設局目前就申請道路前瞻補助計劃的交通要道,先做事前檢測以確認改善前狀況,作爲上級機關補助參考數據,完工後驗收,針對平坦度的要求仍以傳統3米直規量測平坦度做爲檢測方式。

陳俞融建議,道路平坦檢測儀要納入每條燙平道路完成後驗收之標準程序內,且應作爲評估日後各道路是否重鋪路面標準之一,加上內政部近年也已研發出檢測成本更低的「簡易型平整儀」,市府更應購置足夠儀器,獲得路面平坦度之客觀科學數據,避免「大路坑洞多不鋪卻重鋪小路」重鋪標準不一的狀況發生,保障市民行車安全。

建設局進一步指出,建設局已着手修訂契約條款,未來每條燙平工程完成後均將進行平坦儀量測,並列爲驗收合格與否依據;另針對平時重要道路的平坦程度,建設局正進行發包智能巡查作業,以利道路監控與維護數值評比,日後可爲道路辦理路修的客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