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癌症」變薰香!科技助攻農產品 工研院義賣40萬全捐了

工研院連續12年舉辦《大桔大利積福企》公益桶柑義賣活動,今年擴大義賣範圍,推廣以工研院技術協助開發的農業衍生產品。(工研院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工研院用科技力強化臺灣農產,將被稱稱爲綠色癌症的小花蔓澤蘭變爲薰香、碾米過程中產生的米糠研發爲洗手液,除了落實保育陸域生態、友善環境,工研院更搭配連續12年舉辦《大桔大利積福企》公益桶柑義賣活動,義賣工研院協助研發的科技農產品,同時協助花東鳳梨釋迦廠商銷售,將40萬利潤所得全數捐贈20家社福團體。

工研院副總營運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每逢年初工研院舉辦《大桔大利積福企》公益桶柑義賣活動,今年受到許多單位支持,12年來已累積義賣將近20萬斤新竹芎林的優質無籽桶柑,捐贈義賣淨利超過新臺幣375萬元,捐給180餘家次的社福團體。除了義賣捐款之外,工研院做爲產業的好夥伴,也以創新科技協助農業提升價值,此次推廣的小花蔓澤蘭薰香,就是落實SDGs 15保育陸域生態的研發成果。

工研院與林務局合作,透過技術加值,將難以根除的小花蔓澤蘭變身爲小花蔓澤蘭生物炭和炭醋液,幫助農民改善土壤酸鹼度,也可作爲友善農業資材防治病蟲害,替代化學農藥。此外,小花蔓澤蘭炭醋液內有含氮化合物,正是小黑蚊不喜歡的氣味,適合製成防蚊液、防蚊薰香等。透過工研院技術加值,不僅能保護臺灣原生陸域生態環境,還得以發揮其綠金價值,從有害變友善。

米糠洗手液則是以友善永續農法所栽種出的稻米,於碾米過程中產生的米糠萃取製造而成。工研院指出,洗手液使用天然無刺激性的優質液態皁基以及米糠萃取液製造而成,不含任何過敏性添加劑,是一種對皮膚低敏的機能性洗手液,兼具潔淨與保養雙重功效。

今年正逢鳳梨釋迦豐收大產時期,但錯過農曆年送禮時機,銷售困難,工研院也特別跟花東農友合作,增加銷路。義賣所得利潤共募得約40萬元,將全數捐贈如築心之家、新竹家扶中心、藍天家園等20家社福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