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人造衛星傳回最新影像

陸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傳回最新影像。圖爲4月8日天都二號拍攝地月合影圖像。波長爲8~14 um的遠紅外譜段月球成像數據,背景中較小的天體爲地球。(大陸深空探測實驗室公衆號)

陸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傳回最新影像。圖爲天都通導技術試驗星飛行示意圖。(大陸深空探測實驗室公衆號)

大陸深空探測實驗室公衆號13日消息,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人造衛星截至12日,順利開展月地高可靠傳輸與路由、月球軌道導航太空間基準異源標定等新技術試驗。經遙測數據計算結果表明,試驗專案能夠有效提高航天器環月軌道定軌精度,試驗設計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天都一號、二號自3月20日發射升空後,經中途修正、近月制動、環月軌道機動等關鍵環節,歷經約14天的太空飛行,雙星組合體於4月3日在環月使命軌道成功實施雙星分離。

天都一號、二號作爲深空探測實驗室抓總研製的首發星,開展系列月球通信導航新技術試驗,有效驗證了月球通導相關關鍵技術,將爲後續國際月球科研站、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系統的設計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系統

由於月球始終有一面背對地球,着陸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擋,無法直接實現與地球的測控通信和數據傳輸。而探月工程四期的任務開展着陸探測以及採樣地點主要位於月球南極和月球背面地區,因此需要功能更廣、性能更強的中繼星,架設起月球對地新的「中繼通信站」,解決月球背面探測器與地球間的通信和數傳問題。

在2023年第八個中國航太日上,兩顆鵲橋通導技術試驗衛星正式被命名爲「天都一號」「天都二號」。「天都一號」整星重量61千克,配置了Ka雙頻段一體化通信機、雷射角反射器、空間路由器等載荷。

按照計劃目標,「天都一號」「天都二號」兩顆星隨鵲橋二號月球中繼衛星一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後,兩顆星進行近月制動,進入環月大橢圓軌道,在環月大橢圓軌道上,採用星地雷射測距、星間微波測距等方式,開展高精度月球軌道測定軌技術驗證。

深空探測實驗室是由大陸國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方共建的新型科技研發機構。深空探測實驗室天都通導技術試驗星總指揮陳曉指出,這兩顆小微型試驗衛星將爲後續中國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系統的建立,提供有力的參考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