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文領域重大設施 直徑110公尺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新疆開工

圖爲110米口徑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模型圖。(圖片由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提供)

據《新疆日報》報導,9月21日13時30分,隨着有關部門負責人、科研人員共同爲基石培土,位於奇臺縣的110公尺大口徑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項目正式奠基開工。該項目是中國天文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後將爲引力波、快速射電暴、黑洞、暗物質、天體及生命起源等前沿領域搭建世界級觀測平臺。

新疆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以網路視訊連線方式出席奠基儀式並講話。

艾爾肯·吐尼亞孜指出,110米口徑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項目,作爲大陸國家在新疆佈局的「國之重器」,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部署,承載着促進我國現代天文學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的光榮使命,同時對於提升新疆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區域領先的文化科教中心,具有重大示範引領作用。

艾爾肯·吐尼亞孜表示,新疆將以此爲契機,進一步深化「四方合作」,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爭取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和進展,不斷開創新疆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

張濤代表中國科學院和全院科技工作者,對項目奠基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科技事業形成新格局,良好創新環境振奮人心。110米口徑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項目作爲院區雙方科技合作的重要內容,對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新疆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張濤表示,在項目建設中,中科院將發揚團結奮進、協同創新、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優質高效完成好項目建設,瞄準科學前沿,加強國際合作,高水平管理和運行好這一重大科學基礎設施,聚集拔尖人才,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力爭早日建成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

110米口徑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建設,項目建設期6年,建成後將爲未來我國空間活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口徑達110米的奇台射電望遠鏡,預計建成後將成爲世界最大、精度最高的百米級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這個射電望遠鏡因建在奇台,也叫奇台射電望遠鏡(QiTai radio Telescope,簡稱QTT)。

QTT是可以媲美「中國天眼」FAST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全向可動的優勢讓QTT能夠以極高靈敏度觀測到四分之三的天區,覆蓋天文界高度關注的銀河系中心及以南12°天區。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在德國和美國,其天線直徑爲100米,中國尚未建成百米級的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

因此,預計經過6年時間建成後,口徑達110米的QTT將成爲世界最大、精度最高的百米級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併爲納赫茲引力波、快速射電暴、黑洞、暗物質、宇宙生命起源等前沿領域探索搭建世界級觀測平臺。

這樣一個高精尖設備爲何落戶奇台?專家表示,奇台觀測站因交通便利、無線電干擾少、觀測條件優越,成爲QTT項目建設的理想選址,這也是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歷經4年之久,勘選出的世界級「天文谷」。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臺長王娜說,該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是中國科學院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歷經十多年共同推進的結果。目前,科研團隊已經對望遠鏡的關鍵技術開展了研究,難點也逐漸攻破,建設條件逐步成熟。

王娜說,「QTT項目建成後將成爲觀天利器,同時也會支撐我們國家深空探測領域的發展,還將帶動相關微弱信號探測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於大型精密儀器的建設也有促進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QTT處於歐亞大陸腹地,組網觀測可西聯歐洲、東聯內地和東亞網,大幅提升整體靈敏度,將完善中國深空探測重要佈局,爲未來更遙遠的空間活動,如探月工程、火星和小行星探測,甚至更遙遠太陽系邊際探測,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成爲空間探測的重要支撐平臺。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說,「110米口徑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項目是我國天文領域又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對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新疆創新驅動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