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侯友宜喊碳費8成給地方 彭啓明:5縣市會分不到

環境部長彭啓明20日強調,依照《財政紀律法》,環境部不得明定碳費分配比例,如果按照排碳量分配碳費,高雄市、雲林市跟臺中市獲得比例是前3高,基隆、臺北等縣市都是零,希望各界不要在這件事蹉跎掉減碳的決心。(蔡佩珈攝)

排碳大戶2026年起繳納碳費,環境部預估首年收入60億,除臺中市長盧秀燕喊出碳費留地方,新北市長侯友宜更呼籲8成碳費給地方政府。環境部長彭啓明20日強調,依照《財政紀律法》,環境部不得明定碳費分配比例,如果按照排碳量分配碳費,高雄市、雲林市跟臺中市獲得比例是前3高,基隆、臺北等縣市都是零,希望各界不要在這件事蹉跎掉減碳的決心。

彭啓明說,感謝盧秀燕、侯友宜的提醒跟建議,不過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補助地方政府執行溫室氣體減量工作,已是法定的碳費用途之一,未來只要地方政府提出具有減量效益的計劃、或是用在調適工作的計劃,一定可以優先獲得分配。

至於爲何不能定出分配比例,他解釋,過去「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氣候變遷因應法前身),曾訂立3成碳費予地方政府,但因後續《財政紀律法》通過,該法要求款項不得列出分配比例,因此,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依法也不能訂出分配比例。

彭啓明強調,過去20年來空污費超過6成給地方政府改善空氣品質,但排放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跟排放空氣污染物,是2個不同的問題,且按照排碳量分配碳費,本次收費的500個工廠,高雄佔26%、雲林24%、臺中13%,新北市、南投縣不到1%,基隆市、臺北市、嘉義市、金門縣、澎湖縣皆無,未來很可能分配不到碳費。

他指出,如果環境部只看碳排量分配碳費,許多在山上的原住民、住在沿海低窪的民衆,甚至常受到颱風侵襲的花蓮,未來就會拿不到碳費。

彭啓明更舉例,他參與過11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全球在討論高達1000億的氣候基金時,許多國家都希望按比例分配,吵翻天,這幾年纔回到通過實際減碳或是調適的計劃審查纔有經費,並非平均分配,他希望臺灣不要在這件事蹉跎掉減碳的決心。

彭啓明說,碳費制度經歷前環境保護署長張子敬、環境部前部長薛富盛,以及他接任環境部長到現在,可說是從血跟汗裡面爬出來,碳費不是600億、也不是6000億,未來收取的60億碳費,許多企業也曾反映,不希望碳費用在跟減碳無關的建設。

他表示,自己過去在立法院被要求承諾油電價不因碳費漲價、不能造成綠色通膨,環境部承受很多壓力,盼縣市首長未來多幫忙、多溝通,收碳費沒有人會滿意,但這是爲了地球,環境部會持續推動碳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