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央行指房地產市場 泡沫化趨勢得到遏制

大陸央行指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觀察者網)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記者會,針對去年底大陸央行、銀保監會發布16條金融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落實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指出,大陸房地產行業快速擴張、價格過快上漲、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勢頭得到了遏制。

潘功勝稱,從宏觀視角談,中央高度關注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十九大以來,中共中央關於房地產調控的方針政策是非常清晰和明確的,就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在中共中央、大陸國務院的領導下,各部門各地方認真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房地產行業快速擴張、價格過快上漲、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勢頭得到了遏制。

潘功勝表示,從2021年下半年以來,大陸以恆大爲代表的部分房地產企業由於長期「高槓杆、高負債、高週轉」經營,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資產負債表持續處於高風險狀態,最終不可持續出現風險。比喻從「高血壓」變成「中風」。加上房地產市場中長期需求中樞水準下移,以及持續三年的疫情衝擊對就業、收入預期影響較大,多重因素的疊加放大了房地產市場風險的外溢性。

針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調整,人民銀行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部署,去年底推出了16條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市場把它稱爲「金融16條」,會同相關部門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

潘功勝指出,從需求端看,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持續引導實際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到去年12月,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末下降了大約140個基點。除了個別的熱點城市以外,絕大多數城市的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經達到全國底線。

從供給端看,推動16條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全面落實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弱化金融機構的過度避險情緒,引導金融機構提供正常的融資,將房地產企業納入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的支持範圍,保持了房地產市場融資的平穩有序。同時推出了3500億保交樓專項借款,設立了2000億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1000億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指導金融機構推動行業重組併購,加快風險的市場化出清。

潘功勝強調,隨着疫情形勢的好轉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前期出臺政策的作用空間和作用效果大大改善。近一段時期,市場信心加快恢復,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性有所上升,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優質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境明顯改善。這裡有不少數字,去年9-12月,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2300億(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4200億。第四季,房地產企業境內發債1200億,同比多增22%。今年1月,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超過3700億,同比多增2200億。境內房地產債券發行400億,同比增長了23%。

中國城鎮化仍然處於發展階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較大,租購併舉的發展模式也有很大發展空間。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認真總結和吸取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會同相關金融部門抓好已出臺各項政策落實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購併舉的住房市場發展,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