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北北基桃市長候選人共推月票降價 4縣市通行

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左起)、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8日聯合舉行,「每月1200首都通交通月票.北北基桃 我都行」共同政見記者會,推動搭乘大衆交通運輸,減低交通事故。(鄧博仁攝)

民進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新北市的林佳龍、桃園的鄭運鵬、基隆市的蔡適應一同召開《首都圈區域治理 公共運輸大提升「每月1200首都通交通月票.北北基桃我都行」共同政見記者會》,4候選人表示,未來的月票將「降價」,從1280元降到1200元;且「擴大範圍」,除雙北以外,桃園、基隆也都適用。

此外,4人承諾,會「增運具」整合臺鐵、國道客運,再加上原先的捷運、公車、Ubike,讓首都圈通勤更方便;至於經費,據瞭解,臺北、新北一年分別約10億,桃園、基隆一年則各約7億,4候選人也表示,一年35億的預算是確實可行。

陳時中致詞出,他競選一開始提出的口號是「臺北更好、臺灣共好」,但在臺灣共好之前,還要區域共好。現在就學、就業、休閒都是一體,從1280元到1200元除了把大家的負擔減輕,更重要的是單一便利平臺,大家願意使用、價格相對低。

此外,從1280元降到1200元,又增加範圍,錢從哪裡來?陳時中表示,各縣市會有財務安排與規劃,但和中央合作也是必然,中央的政策目標是節能省碳,和提升區域聯合生活圈更便利性,在符合中央目標之下,地方區域治理提出的計劃,向中央爭取經費,相信中央在財政上會給一定的協助,中央進來、區域治理,臺灣就會越來越好。

鄭運鵬表示,「首都通交通月票」,是跨運具、跨縣市、跨生活圈、年齡層的整合交通月票。整合交通月票有幾個功能可整合運具,讓所有運具之間,可以用一卡方式整合;還能處理國道客運上所有塞車的問題,減少私人運具,增加大衆運具;也可降低交通流量,也可以達到降低交通事故的效果;最後藉由大衆運輸整合,跨越臺鐵、捷運、國道客運、公車、UBike,提供更便利的交通運具,可以達到2050淨零碳排。

蔡適應表示,這次在首都圈4人共同討論之後,將推出「首都圈區域治理 綠色運輸大躍進」,將從目前的雙北1280月票,擴增到「基北北桃」首都生活圈共同的1200月票,這對生活在首都圈1000萬人口將會是一個跨時代的改變,未來基隆捷運落成之後也會納入首都圈生活月票。

林佳龍表示,一個月前四位市長候選人合體宣示「首都圈跨域治理三大主張」,包括成立臺灣首都2050願景規劃委員會、舉辦首都圈區域聯合治理論壇、設立專責行動辦公室等,一個月後針對綠色交通和智慧運輸提出「首都通交通月票」的政策主張。

他說,「首都通交通月票」主要包括「降票價」,每月費用從1280降低到1200元;「增基桃」,擴月票範圍到基隆、桃園;「加運具」,增加包括臺鐵、機捷、以及對基隆、桃園而言非常重要的國道客運,「最後一哩路我們要把公共自行車納入,讓大家都能到最後的目的地」。

對此交通部迴應表示,北北基桃首都通可以鼓勵公共運輸,並且符合2050淨零碳排目標,交通部樂觀其成。將俟所提計劃內容,研究如何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