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區意外引關注 桃調查149露營區 8家有疑慮將輔導退場

疫情衝擊讓「擁抱大自然」的露營活動逆勢成長。(蔡依珍攝)

馬來西亞一處露營區發生土石流釀24人罹難引關注,立委要求全面檢討。桃園市觀旅局指出,已率全國之先,在中央修法前完成全市調查,現149家有30家原本就合法可直接受理登記,另有82家列爲輔導重點,面積設施符合規範就能合法設立,至於位處環境敏感帶的37家會輔導轉型,其中8家有安全疑慮的會優先強力執法並上網公告周知。

疫情衝擊讓「擁抱大自然」的露營逆勢成長,桃園短短1年就增加20家露營區,觀旅局長楊勝評說,內政部7月修法放寬農牧用地設置露營場規定,並明訂3年3階段輔導計劃,第1年調查、第2年登記、第3年納管,桃園已率全國之先,提早半年完成全部調查,現149家依輔導難易度分爲3類,第1類「已設立或符合設立條件者」30家,包含已設立的休閒農場及位於符合都市計劃土地使用管制的露營場等,市府已跨局處開完會律定辦理程序,明年初就能開放登記合法化。

第2類也是最大宗的「可輔導設立者」有82家,多位於農牧用地及林業用地,是未來需要輔導的重點對象。觀旅局不諱言,中央修法放寬農牧用地及林業用地可設置露營場,仍有但書,全區面積應小於1公頃,各設施合計面積不得超過全區面積的10%,並以660平方公尺爲限,要求低度使用的規定嚴格,現況露營區大部分都超過範圍,必須重新檢討微調,才能符合法令。

第3類「合法設立成本高或無法設立者」有37家,其中8家位於公告19類不得開發的環境敏感地區,將優先輔導轉型退場。楊勝評說,桃園2017年已率先祭出「露營地圖」,揭露露營地安全資訊,危險區域的露營區也會重新檢討優先公告,並跨局處透過土地使用管理規範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