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再禁釋迦蓮霧 陸委會:傷害臺灣農業及兩岸關係

陸委會表示,陸方對兩岸農產品貿易說斷就斷的無理作法,我方不能接受。(本報資料照)

繼鳳梨禁令後,大陸再以檢疫問題爲由暫停臺灣釋迦和蓮霧輸入大陸。對此,陸委會晚間表示,陸方對兩岸農產品貿易說斷就斷的無理作法,我方不能接受,對此種傷害臺灣農民及相關業者、傷害臺灣農業和兩岸關係的作爲,陸委會表達不滿。

大陸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發佈「關於暫停臺灣番荔枝(釋迦)和蓮霧輸入大陸」的通知。內容聲稱,「今年以來,大陸海關多次從臺灣地區輸大陸番荔枝(臺灣稱釋迦)和蓮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Planococcus minor」。

通告又說,爲防範植物疫情風險,依據大陸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茲決定自2021年9月20日起暫停臺灣番荔枝和蓮霧輸入大陸。

對此,陸委會表示,兩岸貿易往來已多年,而陸方對臺灣農產品輸往大陸,亦在政策上持續釋出免稅和快速通關等優惠,但是今年2月25日及今日卻突然以檢疫問題爲由,公告暫停臺灣鳳梨、蓮霧和釋迦輸陸,對兩岸農產品貿易說斷就斷的無理作法,我們不能接受。

陸委會說,尤其是陸方消極應對農委會之回函,不願意依兩岸協議機制與我方溝通,此種傷害臺灣農民及相關業者、傷害臺灣農業和兩岸關係的作爲,本會表達不滿。

陸委會又指,中國大陸這樣的作法,完全不符合WTO及國際貿易相關規範,也破壞了兩岸正常的貿易機制,「我們更注意到,相關國家對中國大陸近日申請加入CPTPP表達不認同的立場,對岸此時對臺灣不符國際規範、甚至不理性的貿易作爲,更加反映中國大陸各種對外貿易措施的標準,和高門檻區域經濟協定,相去有多麼的遙遠」。

陸委會表示,要再次強調,農產品檢疫是專業技術性問題,若能經由雙方既定機制進行溝通、務實解決問題,對於促進兩岸交流將發揮正面效果,希望雙方能儘速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