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造反潛雷射衛星 定位水下潛艦

雷射衛星示意圖。(CFP)

美軍潛艦SSN 717號。(取自美國海軍官網)

魚-8反潛飛彈。(取自大陸國防部官網)

港媒近日指出,中國正在研發一種搭載強大雷射器的衛星用於反潛戰,研究人員希望能用該衛星定位大多數在水下500公尺深度的潛艦活動外,還要將其用於蒐集全球海洋資料。該研究屬於中國不斷擴大的深海監測計劃的最新組成部分。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於今年5月啓動了「觀瀾號」海洋科學衛星專案,旨在加強全球海洋監測活動。由該實驗室進行衛星總體設計,衛星關鍵部件則由大陸全國20多個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共同研發。

精確計算更具挑戰性

報導指出,中國海軍研究人員一直在嘗試使用雷射雷達技術來探測潛艦。理論上,當雷射遇到潛艦時,一些脈衝會反彈回來。然後被感測器接收,並透過電腦分析確定目標的位置、速度和三維形狀。但在現實中,雷射雷達技術會受到雷射設備功率限制,以及雲、霧、水的渾濁度甚至是魚和鯨魚等海洋動物的影響。且雷射光束在不同水體間傳播時會發生偏斜和散射,從而使得精確計算變得更具挑戰性。

雷射光束掃描100公里

年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防部高級研究專案局(DARPA)資助的研究專案加大雷射探測深度。DARPA研製一種安裝在偵察機上的裝置,可在200公尺深度左右,靠地探測到像水雷那麼小的目標。

報導指出,中國新研究的裝置能夠產生不同顏色或頻率的高功率雷射光束脈衝,使敏感接收器能夠獲取來自不同深度水體的更多資訊。這些雷射光束可以掃描寬達100公里的區域,或者集中在一個僅1公里寬的地方。它將與安裝在衛星上的微波雷達一起使用,以更好地識別目標。雖然雷達波不能穿透水體,但它能夠以極高的精度測量水面移動,因此當移動的潛艦產生水面擾動時,雷達可以告知衛星應該往哪裡投射雷射光束。

參與該專案的研究人員表示,該衛星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對溫躍層(海面以下100至200公尺左右)內的目標進行有效探測,「觀瀾號」團隊的目標是利用所有可用的傳感方法來實現儘可能深的探測深度,這將使海洋的上層水體變得「近乎透明」。

儘管研究人員拒絕詳細說明衛星在反潛戰中的作用,但衆所皆知,溫躍層可以反射主動聲納和其他聲學信號。這意味潛艦平時雖有可能在溫躍層避開水聲設備的探測,但卻逃不過雷射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