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一年間 | 培養青年科技人才 爲科研“大兵團作戰”積蓄力量

央視網消息:全國人大代表萬步炎是湖南科技大學的一名教授,也是我國首臺海底鑽機的發明人,他持續關注科技和教育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將就培養青年科技人才、高等教育完善等方面建言獻策。

春節剛過,湖南各大園區陸續開工生產。萬步炎來到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校企合作培養青年科技人才”開展走訪調研。

萬步炎是湖南科技大學海洋實驗室主任。3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研發了“海牛號”系列海底鑽機系統,實現了我國海底鑽機技術與裝備從無到有、從落後到領跑的跨越。除了科研突破,萬步炎一直關注學生的成長成才。去年的全國兩會上,他提交了關於加快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建議。

萬步炎表示,要給年輕人舞臺,讓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

去年8月,國家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10月,湖南省也從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當主角、強化對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才支持等5個方面推出18條切實舉措。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讓青年人才的培養有了支撐,也讓萬步炎履職有了更強的動力。過去一年,他通過走訪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實驗室,持續關注科研領域人才梯隊建設中遇到的新問題。

34歲的譚浩然是瀟湘實驗室的科研骨幹,眼下他和團隊成員正圍繞機器人基礎性、共性關鍵技術創新開展科研攻關。科研路上需要各類專業人才的協作,缺一不可,譚浩然的團隊就在爲專業工程師的人才短板而發愁。

譚浩然在與萬步炎代表溝通時表示,做國家這種大項目、大成果或者大裝置必須要有工程師全身心地投入,一般的工程師進不了學校的科研序列,門檻高,如果做工程系列沒有上升的空間。

對此,萬步炎代表認爲學校裡確實存在類似情況,學校以前不評工程系列職稱,有好多人到我這來了以後說,他們原來一直就是工程師,想評個高級工程師都不行,要麼就評副教授,評副教授要有教學指標。

通過走訪多個高校實驗室,萬步炎發現,部分大型科研項目中,年輕成員的選拔和評價體系不完善,也制約着項目發展和青年科研人員的培養。

萬步炎表示,現代的科研必須是“大兵團作戰”、團隊作戰,大家協同起來聯合攻關,這就和以前的體制產生了矛盾,裡面很多重要的關鍵技術可能需要很多人聯合起來攻關解決。

根據最新調研結果和思考,這兩天萬步炎正在抓緊時間完善議案和建議。今年的全國兩會,他準備重點圍繞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推進專業設置與課程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建言獻策。

萬步炎說:“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科技、教育、人才的戰略支撐。培養好青年科技人才,我認爲,要不斷完善政策,爲青年科技人才創造平臺,補足緊缺領域青年科技人才培養的短板,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讓一代又一代青年科技隊伍不斷成長成才,爲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責編:張靖雯、姚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