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兩岸若無親情恐剩較量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秘表示,如果沒有親情,兩岸關係將只剩下實力的較量。中央社

第十一屆兩岸清明文化論壇昨在上海華東師大開幕,前總統馬英九訪陸成爲論壇話題。上海市臺辦主任鍾曉敏指出,馬英九去年祭祖,今年祭黃帝陵是「從小家到大家」,每年清明兩岸民衆以各種形式緬懷先人,種種血脈連接和文化共通沒有因政治因素而淡化。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秘認爲,兩岸關係之所以特殊就是彼此有親情,沒有親情就只剩實力較量、利益計算;大陸重親情,希望臺灣同胞不要踐踏。

馬英九四日率團到陝西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昨天兩岸清明文化論壇開幕式活動也有「兩岸青年學子祭祀黃帝儀式展演」。論壇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華東師大臺灣研究院、章亞若教育基金會和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會共同主辦。

政大前校長、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會總會長張京育致詞說,兩岸在相互尊重、共同創造、共謀發展精神下通商、通航、通財、通人,更重要是「通資訊、通思維、通文化」,兩岸和平發展纔有最堅實恆久基礎。他強調社會與社會間充分交流跟理解是一切政治基礎,沒有交流就會猜疑、猜忌甚至記恨。章亞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蔣孝嚴透過影片致詞,兩岸關係錯綜複雜且十分密切,過去因爲經濟發展互補,僅限於手牽手,心連心則要靠文化認同和交流,呼籲攜手合作振中華。

連續多次參加論壇的國民黨立法委員謝龍介認爲,馬此行對賴清德新政府是很好的鋪陳,對兩岸降溫有莫大幫助,可爲賴的新政府在兩岸間播下善與和平因子,也希望賴五二○就職演說對兩岸關係定調能符合多數人期待。他並預期賴上臺後,兩岸路線會向中間靠攏,因爲賴必須對兩千三百萬人負責。

謝龍介呼籲不要把兩岸弄得太緊張,因爲從世界局勢看,兩岸都沒有這樣做的本錢;他說兩岸同文同種,弄到兵戎相見,何其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