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足協主席陳戌源落馬 陸媒籲新掌門借鑑日本經驗

陳戌源落馬,陸媒籲大陸足協新掌門需借鑑日本經驗。圖爲陳戌源和身邊的前足協秘書長劉奕(右)都已經落馬。(視覺中國)

陳戌源落馬,陸媒籲大陸足協新掌門需借鑑日本經驗。圖爲陸媒批評陳戌源治下的大陸國足水準毫無進步。(視覺中國)

澎湃新聞15日報導,2022年11月26日前國足主帥李鐵接受監察調查。2023年1月19日中國足協執委、前秘書長劉奕接受監察調查;同日中國足協常務副秘書長兼國管部部長陳永亮接受審查調查;2月14日中國足球協會主席、黨委副書記陳戌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和湖北省監委審查調查。短短80天,從李鐵開始,中國足協已經有四名實權人物接受調查,此次反腐力度讓人聯想起了2009年年底開始的那次反賭掃黑風暴。

陳戌源是第四個接受調查的中國足協實權人物。而在俱樂部層面,2月14日,「華夏幸福」公告,近日接到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監察委員會通知,公司董事兼聯席總裁孟驚,因涉嫌違法犯罪對其實施留置。

據業內分析人士稱,孟驚或涉及足球領域相關案件。有知情人士說,華夏幸福俱樂部還有其他相關人士也涉案遭調查。

澎湃新聞報導,除上述公開披露資訊外,大陸南方一家足球俱樂部幾個總經理級別的管理人員和一現役球員也被帶走接受調查。

從國家隊總教練、足協主席到俱樂部高層、球員,此次反腐風暴涉及面已經非常之大。

陳戌源接受調查消息的傳出後,2月14日晚,中共《人民日報》發表短評:足壇反腐掀起「狂飆」,中國足協主席應聲落馬。反腐沒有禁區,要打「鐵」更要溯「源」,無論關聯到誰都一查到底。綠茵場容不得玷污,中國足球禁不起折騰。正風肅紀,以刮骨之力淨化足球生態;固本培元,以療毒之效重塑足球形象。

大陸央廣網則評論稱——「反腐一反到底、絕不留情,纔是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意志,盪滌足壇濁水的本義。」15日上午,「刮骨療毒」登上熱搜,很多網友猜測,本次反腐風暴中,是否還會有其他人落網?

有這樣的疑問並不奇怪,此前已經有體育總局系統官員接受調查。

2023年1月9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北京市紀委監委消息:國家體育總局政法司副司長鬍光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和北京市東城區監察委員會審查調查。

雖然已經「管辦分離」,但其實這些年中國足球和體育管理部門之間依然存在一定聯繫。

此前,據大陸《體壇週報》和《北京青年報》等多家媒體披露,上屆世預賽期間,管理部門就成立了國家隊管理小組,在李鐵辭職後直接任命李霄鵬擔任國家隊主教練。

陳戌源接受調查的相關新聞中,有網友引述中國足球名宿李毅的經典語錄,認爲中國足球就此「天亮了」;但也有觀點認爲,足協主席接受調查,和中國足球能否走出低谷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事實上,這已經是中國足壇最近10多年時間經歷的第二次大型反賭掃黑風暴。

2009年年底,廣州足協官員楊旭被警方帶走,成爲第一個落馬的足協官員;緊接着中國足協官員、裁判、球員、俱樂部官員等近百名核心級別的人員被處罰,其中南勇、楊一民、張建強、謝亞龍、蔚少輝、李冬生、陸俊都接受刑事處罰。

如果算上打進2002年世界盃前後那次僅僅牽涉部分裁判和少數俱樂部的腐敗風波,中國足球已經在20年時間中經歷了三次反腐風暴,然而中國足球的整體水準卻每況愈下。

從青訓基礎、國字型大小球隊水準到聯賽發展,中國足球現在依然處在探底的過程中,還沒有看到反彈的跡象。

報導稱,其實,中國足球最好的參照對象就是日本。

近鄰日本最近30年足球水準發展迅速,1996年,時任日本足協主席的川淵三郎爲本國足球制定了「百年計劃」。

2005年,川淵三郎和日本足協一起推出「2005宣言」,首次提出日本隊要在2050年拿到世界盃冠軍。

日本足球的成功經驗已經告訴大家,改革需要時間和耐心——已經沉淪多年的中國足球等得起,也必須等,久久爲功和只爭朝夕並不矛盾。

隨着陳戌源接受調查,再加上今年正逢足協領導換屆,不出意外年內將會有一位新任足協掌門人到來。現在,中國足球需要一位有能力、有良心的新掌門帶領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