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昨增736例確診 19省現本土疫情 防控壓力增大

陸昨新增本土+境外新冠736例,19省現本土疫情,防控壓力山大將持續2個月。(澎湃新聞)

《八點健聞》報導,昨天(3月8日)大陸本土加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達736例,這也是本土感染者(確診+無症狀)連續2天突破500例,如果加上境外輸入的感染者,這個數據更超過了700例。

僅3月8日,就有吉林、廣東、山東、江蘇、甘肅、雲南、陝西、河北、上海、浙江、天津、遼寧、內蒙、北京、山西、廣西、黑龍江、安徽、重慶,共19省發現了本土感染者,病毒傳播到了大半個中國。

在本輪疫情中,不只是波及面廣,疫情規模也不容小覷,僅青島萊西市在3月6日一天就新增了160例感染者。除了上海和青島,在近日大陸國家衛健委的疫情公告中,廣東和吉林幾乎「穩定」的每天新增幾十例確診。

清零難度也越來越高,此前蘇州、呼和浩特、葫蘆島等城市的清零時間都超過了1個多月。鍾南山院士團隊核心成員常榮山醫學博士日前表示,「這還不是疫情反彈,只是境外疫情不斷攀升導致的『滲透』,目前還在爬坡期。」

本次疫情,一個值得注意的特徵是:學校成了一個重要的感染場所。在青島的萊西市,3月5日報告的91例確診新冠病例中,學生78人,教師7人。萊西之外,在江蘇的連雲港、河北的石家莊也相繼出現了學校師生確診病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三地已有百餘例師生感染。

學校感染之外,感染者以無症狀爲主,是本次疫情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春節以來,中國內地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繼續高位增長。幾十例確診和上百例無症狀的情況在發現疫情的省份中越來越常見。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使得本輪疫情更爲隱蔽,無頭疫情越來越多。

病毒學專家常榮山甚至告訴八點健聞,本輪疫情之所以增長快速,「六、七成的無症狀感染者對此次疫情防控很不利,也是重要原因。」

常榮山表示,「據海外疫情數據統計,感染Omicron的無症狀者佔99%,其整個感染週期在5至7天,很快轉陰。此次無症狀感染者佔比六、七成,說明確診病例一旦被發現,可能已經感染3天,甚至更久。」

★要等到5月 這波疫情才能平復

病毒學家常榮山認爲,目前大陸全國疫情之所以呈現這樣的態勢,主要是來自境外輸入的壓力。

Worldometer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過去7天,中國周邊的韓國、越南、俄羅斯、日本,以及中國香港,都排在新增病例榜的TOP10之列。其中韓國全球第一,7天新增感染者超過150萬例;越南新增感染者數量近90萬例;中國香港的7天內也累計增加了29萬多感染者。

事實上,在香港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愈演愈烈之下,除了比鄰香港的深圳,上海也面臨巨大的壓力。

《八點健聞》查詢大陸國家衛健委通報數據發現,2月中旬以來,隨着香港等地疫情暴發,上海的境外輸入病例數量開始激增,從個位數、十幾例,急劇增加至40多例、50多例。截至3月7日,不到20天的時間裡,輸入病例總數達到680個,平均每天輸入病例35個以上。

可以看到,本輪上海疫情也確與境外輸入密切相關:普陀區疫情基因測序分析結果顯示,「與國內部分地區的境外輸入病例的病原高度同源」。專家研判,該疫情聚焦於境外輸入病例引發感染的可能。

此外,其他省份也承受着巨大的「外防輸入」的壓力,距香港最近的廣東省單日新增輸入病例最高值甚至超過了100例——3月3日廣東新增境外輸入病例117例;2月初以來,輸入病例總數已經超過1000例。常榮山警告,「輸入病例太多了,很可能會滲透到城市裡來。」

進入3月份以來,廣西、北京、山東、四川、福建、天津等省區市的輸入病例也都有突破兩位數的情況。大陸全國每天輸入的病例幾乎都在100個以上。這也意味着,不止來自香港,從北到南,中國所有的邊境口岸、中心城市,都面臨着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高發的威脅。常榮山說,「這對中國都是很大挑戰。」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據大陸國家衛健委統計數據顯示,昨天(3月8日)中國31個省市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報告了337例確診病例,其中境外輸入104例,本土病例233例。另有境外輸入77例、本土322例,合計399例無症狀感染者,共計736例感染者。

日增感染者總和超過了500例,本土感染者超過了境外輸入,且呈現多個城市同時暴發的態勢。「這三個指標在一起,這就好像過了一個關口,情況開始嚴峻了。」常榮山預測「未來隨着亞洲疫情的不斷走高,全國本土加境外輸入日新增過千或許就在中下旬。」

而實際上,中國乃至亞洲疫情的危機,是歐美疫情的延續,亞洲第五波疫情晚於歐美,是在歐美疫情下降之後逐漸起勢的。這也是Omicron變異毒株全球傳播的新站點。

「新冠疫情1月份在歐美達到感染人數的高峰以後,到2月底明顯下降,這意味着,全球性的大流行,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已經降下來了」。專家們把歐美傳播的特點總結爲「快升快降」,整個曲線是一個陡峭的、拱起的「帽子」。

而這個曲線的成因非常複雜,在亞洲,即便是與歐洲情況非常類似的新加坡,也整體處在一個爬坡階段,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疫情也還沒有見頂。

「亞洲疫情沒有快升,也不可能快降。」常榮山預測,隨着整個亞洲疫情從北向南移動,中國疫情預計至少還需要2個月,到5月10日左右,纔有望趨於平穩。疫情的主要戰場也將從北向南移動。

此後將進入一個相對平靜的窗口期,預計從5月持續到10月。屆時南半球將進入冬季,他們的抗疫表現,也將決定北半球是否還會經歷一個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