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高工首奪全國專題實作機械類冠軍 隊長領獎流下男兒淚

在蕭逸揚和遊宇聖老師的指導下,由羅東高工的機械科學生林敬焱、陳威碩、陳昱叡、賴永程及電子科的林祐杞(左二起),在全國機械類共90隊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吳佩蓉攝)

隊長陳昱叡上臺領獎時,不禁流下男兒淚。(吳佩蓉攝)

宜蘭縣羅東高工學生以「毫釐不差:自動輔助定位打心機」作品,在「第14屆全國高中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機械類首次奪得第一名,隊長陳昱叡上臺領獎時,忍不着流下男兒淚;校長廖俊仁表示,專題製作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新思維,幫助他們發展獨特見解,在學習和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迎接未來充滿AI的世界。

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羣科113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4日在臺灣師範大學體育館頒獎;賽中來自全國各專業羣科的優秀學子齊聚一堂,由羅東高工的機械科學生林敬焱、陳威碩、陳昱叡、賴永程及電子科的林祐杞,在機械類共90隊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爲學校參加專題競賽以來的最佳成績。

隊長陳昱叡在一年級的機械基礎鉗工和機械加工等實習課程中,就發現「打中心衝」的問題,自行研究做了簡單的機組,發現還有許多問題要克服,遂與林敬焱、陳威碩、賴永程組成團隊;在某次實習中,進行鑽孔加工前,必須先使用遊標或高度規畫線來畫定,再衝出起鑽穩定點,這一步耗時且容易出錯。

宜蘭縣羅東高工的機械科學生林敬焱、陳威碩、賴永程、陳昱叡及電子科的林祐杞(左起),在全國專題實作競賽機械類榮獲第一名,校長廖俊仁(右一)表示以他們爲榮。(吳佩蓉攝)

就算作品獲得第一名,他們還是會不時研究如何讓作品更完美。(吳佩蓉攝)

爲了解決此問題,他們先後設計二組結構,但效果不如理想;二年級下學期時與電子科的老師和同學合作,重新修改了目標,致力開發一臺全自動定位打心機,期盼減少學生在實習工廠使用鑽牀前的準備步驟,並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結合物聯網、電路設計和氣壓控制等技術,最終成功實現了自動定位打衝的功能。

陳昱叡坦言,高三不僅要跟上繁忙的學業進度,還要應對升學模擬考的複習,每天利用下課後的4個小時,不斷設計修改結構圖,進行加工技術製作、電路設計等,這次第一名真的很開心!3年的努力終於被看到。陳在臺上接下獎座時,忍不着流下了男兒淚,他希望進入國立科大機械工程系,做出更多跨領域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