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梨盛產受民眾喜愛 國產5年產量激增逾2倍
國產酪梨日漸普及,7月起盛產,臺南區農改場今天表示,受民衆喜愛,近5年栽種面積、產量激增逾2倍,且品種多元、早晚生品種都有,建議切開沒吃完可去籽後用保鮮膜密封冷藏。
除可打成美味的酪梨牛奶喝,西化飲食中常見酪梨作爲佐料,讓料理的適口性提升,近年主流連鎖超市通路已可見國產酪梨穩定上架,且上架空間比進口酪梨大,價格更親民。
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發佈新聞指出,國產酪梨民國112年生產面積已達2060公頃,爲108年的2倍以上,並以臺南市的680公頃、嘉義縣的425公頃爲最多。
臺南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吳沛榕告訴中央社記者,112年的年產量2萬2378公噸,也是108年1萬366公噸的2倍以上,主因就是民衆開始吃酪梨、需求出現,且爲新興作物,仍具獲利性,吸引栽種柑橘類果農轉作酪梨。
但她也說,預計耕作面積雖然還會增加,但增幅的高峰期應已結束,因爲盛產期7到9月的價格已因產量增加下降。
經查農業部農糧署官網可見,6月在臺北果菜批發市場的交易均價爲每公斤新臺幣51.4元,7月進入盛產期迄今,產量比6月全月增21.3%、均價下降21.1%,每公斤爲40.5元。吳沛榕說,後續均價會更低點,但9月盛產期尾聲會再上揚。
產量穩定後,產品決勝關鍵在於品質,關於進口酪梨口感比較濃郁。吳沛榕說明,因爲進口品種爲晚生種,掛在樹上時間比較久,脂肪含量較高,所以口感較濃郁。
她也說,國產酪梨除了「黑美人」、「加林一號」及「紅心圓」,這3個品種完熟會轉成紫色、紫紅色、黑色,是早生品種;「厚兒 」、「秋可得」2個品種完熟後仍呈綠色,也是晚生品種,可供消費者選購參考。
另外,她進一步指出,由於晚生品種有可能遭遇颱風減產,所以國內栽種早生品種較多,且上市時間也可避開進口酪梨產期;其次,雖然國產也有晚生品種的酪梨,但是進口酪梨的晚生品種,比較不適合國內氣候栽種,除非改在山上栽種,因此跟進口同品種的國產酪梨市面罕見。